在6月14日這個日子里,董宇輝并未現身直播間,但據飛瓜數據顯示,其關聯品牌“與輝同行”在這一天實現了5000至7000萬元的GMV,相較于前一天董宇輝親自帶貨的2500至5000萬元,成績依然亮眼。這一現象引發了一系列解讀,有觀點認為這并非公司“去輝化”的舉措,而是“全輝化”戰略的實施,意在將董宇輝的精神和風格滲透到公司的每一個角落。
盡管“輝氣”這一概念較為抽象,難以捉摸,但在“與輝同行”內部,有一點卻是明確的:公司股權曾一度完全掌握在董宇輝手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股權結構發生了變化。據公開信息顯示,“與輝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2024年9月和2025年2月分別進行了投資人變更,最終由子三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其100%股權,董宇輝則從直接持股轉變為間接持股。
子三省公司成立于2024年,擁有三名股東,其中大股東為終南遠眺(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持股80%,董宇輝持股10%,長歌有和(北京)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10%。穿透股權結構,這三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指向董宇輝。值得注意的是,子三省公司的股權架構中,合伙企業的加入通常被視為股權激勵的安排,預示著“與輝同行”即將有一批員工參與到公司的創業收益分配中。
誰將成為與董宇輝并肩前行的人?這一問題正考驗著那些選擇與董宇輝站在一起的人,他們中不乏來自東方甄選的成員。據知情人士透露,當初俞敏洪決定將“與輝同行”贈予董宇輝時,曾對東方甄選提出要求,對于董宇輝看重的人才,不得阻攔其離開。同時,這一問題也對董宇輝本人提出了考驗,畢竟,對于企業家而言,如何合理分配收益往往比賺錢更為重要。
在與新浪財經CEO鄧慶旭的對話中,董宇輝透露“與輝同行”目前并無職業經理人,而是依靠一群在評論區提出建議的“高人”。或許是因為在東方甄選時期與職業經理人有過不愉快的經歷,又或許是因為董宇輝本身就是個工作狂,他選擇了一套與主流MCN機構不同的管理模式,親自擔任多重角色,從核心主播到CEO,幾乎包攬了公司的所有重要事務。
在董宇輝的帶領下,“與輝同行”的團隊規模迅速擴大,但董宇輝依然保持著初創時期的管理理念,強調讓年輕員工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認可。這種管理模式雖然提高了決策效率,但也可能限制了公司的發展,且帶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相比于專業的職業經理人,董宇輝更愿意培養與公司一同成長的年輕管理者,并愿意承擔他們決策可能帶來的后果。
在股權架構上,董宇輝在最近的股權變更中并未將個人全部權益交由大股東終南遠眺承接,而是保留了10%的個人直接持股。這一做法便于在引入外部股東時,通過增發新股或轉讓老股的方式實現個人收益的兌現。同時,子三省公司的10%股權留給了股權激勵平臺長歌有和,為未來融資后的股權激勵預留了空間。
與其他MCN機構相比,“與輝同行”的股權架構和激勵方式顯得獨樹一幟。例如,李佳琦雖然未直接持有美腕主體公司的股份,但與其母親共同控制多家公司,享有高額股份。謙尋則對高管和主播進行了廣泛的股權激勵,構建了成熟的股權架構,有效隔離了風險。東方甄選也通過股權獎勵的方式激勵員工,為公司的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
自2024年初成立以來,“與輝同行”迅速崛起,董宇輝身兼數職,不僅要研究產品、背臺詞、調動粉絲情緒,還要出席活動、會見合作方,并嚴格把關公司的選品、供應鏈等環節。然而,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也暴露了公司的組織風險。董宇輝作為公司的核心人物,需要面對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二元對立關系,如何在利益分配上找到平衡點,成為他必須面對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