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今年以來海外AI應用呈現加速態勢。從需求層面看,token消耗維持高速增長,大模型調用與收入水平快速增長;從供給層面看,一方面基于LLM模型的AI搜索、AI Coding、Agent等通用型應用率先爆發,另一方面多模態模型能力持續迭代,圖片生成、視頻生成應用具備爆款潛力,此外營銷、客服、招聘、教育、醫療、法律等垂類應用層出不窮。持續看好受益海外算力需求的供應鏈機會,并建議關注國內具備AI基礎設施、模型能力與應用場景的云和互聯網廠商,以及Coding、Agent、圖片/視頻生成等應用落地帶來的投資機會。
趨勢一:2025年以來海外AI應用加速落地,token需求強勁。
1)微軟Q1 Token處理量超過100萬億,同比增長5倍,其中僅3月份單月就處理了創紀錄的50萬億個Token;2)谷歌每月處理的Token量從2024年5月的9.7萬億增長至2025年5月480萬億,增長約50倍;3)OpenAI 5月ARR突破100億美元,半年翻2倍;Anthropic 5月ARR已達30億美元,5個月翻3倍。中信證券認為不論是云廠商Token消耗快速起量,或者模型廠商ARR大幅增長,均可證明B端和C端應用正在加速落地,從而帶動模型調用需求放量。下一階段隨著Multi-agent與多模態應用落地,Token消耗有望維持高速增長。
趨勢二:收入和融資角度,AI應用均呈現高度頭部集中化,模型正在吃掉最通用場景的最核心價值。
收入角度,中信證券對海外6月ARR口徑排名前100應用進行統計,收入總規模達到333.7億美元,其中兩家模型公司OpenAI(100億美元)+Anthropic(30億美元)收入占到約39%,前五名應用占到64%;融資角度,25Q1美國一級市場AI賽道融資609億美元,其中OpenAI(400億美元)+Anthropic(35億美元)+Safe SuperIntelligence(20億美元)占到75%左右。
趨勢三:基于LLM模型的應用場景率先爆發,AI搜索與AI Coding跑通PMF,Agent蓄勢待發。
1)AI搜索:從搜索引擎到答案引擎,AI正在重塑互聯網入口。OpenAI基于Chatbot推出聯網搜索+賦能Bing,周活已超8億;谷歌作為傳統搜索霸主,則推出AI Preview進行防守,Q1月活用戶達到15億,相比去年底大幅增長50%;
2)AI Coding:增速最快、率先跑通PMF(Product-Market Fit,產品市場匹配)的細分賽道,Cursor 5月ARR已達5億美元,相較于2024年末增長4倍,Windsurf 5月ARR達1億美元,相較于2月增長150%;
3)通用Agent:Manus/Genspark等相繼出圈,但受限于任務穩定性和單任務價格尚未實現C端大范圍滲透,關注后續迭代與降本進展。
趨勢四:多模態AI應用中圖片生成增長最快,視頻生成和陪伴型AI潛力大,未來或可期待億級C端用戶產品。
1)圖片生成:Midjourney依托Discord已聚攏約?2120?萬成員,2023年營收約?2?億美元,2025?年?5?月估算ARR升至?5?億美元(Contrary Research估算);
2)視頻生成:當前仍以2B為主,其中如文生視頻公司RunwayML 2022年營收僅約450萬美元,2023/24年分別增長至0.49/1.22億美元,Sacra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2.65億美元。AI虛擬人視頻生成平臺Synthesia 2023/24年營收約為4280/6200萬美元,2025年4月ARR已超過1億美元(The Information預計)。
趨勢五:在AI垂類應用的商業化進程中,客戶支持、營銷工具與教育賽道憑借 “離收入側更近 + 對AI幻覺容忍度更高” 的場景特性,率先實現規模化突破。
后續關注高人工價值的法律、醫療、科研、金融等領域Agent落地進展。
1)客戶支持領域:以Palantir為代表,依托“大模型+數據編織”技術整合政企多源數據,構建端到端自主服務流程,通過企業級訂閱制綁定高粘性客戶,單客戶年ARPU達數十萬美元,Palantir 2025年美國商業客戶收入同比增71%,印證政企服務場景的商業潛力。
2)營銷工具領域:AppLovin等企業通過Axon引擎等技術,實現廣告投放全鏈路AI優化,拓展金融科技、CTV(Connected TV,網聯電視)等非游戲垂類,構建 “廣告主-開發者”雙邊市場,截至2025年6月營銷工具類AI應用收入規模達41億美元,展現技術整合對營銷全流程的降本增效價值。
3)教育領域:Duolingo等平臺利用教育場景 “低試用門檻+短迭代周期+廣市場需求”的特性,通過個性化學習引擎與生成式AI重構教學全流程,2024年Duolingo營收同比增40.8%。這三類應用占據垂類應用收入中95%以上,是AI應用商業化從技術驗證到規模盈利的先行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