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政部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詳細闡述了我國在養老服務領域的進展與規劃。據悉,“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我國已成功完成了208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的適老化改造項目,并為84萬戶老年人提供了購置適老化產品的補貼,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居住環境與生活質量。
為了進一步推動老年助餐服務的可持續發展,中央財政今年專門撥付了3億元作為引導資金,旨在促進該服務的普及與優化。此舉不僅體現了國家對老年人生活的深切關懷,也為銀發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了充分釋放銀發消費潛力,民政部與商務部攜手,將于7月至12月期間聯合舉辦全國“養老服務消費季”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消費體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同時促進養老事業與產業的協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在應對突發事件方面,民政部印發了《養老機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養老機構在面對各類緊急情況時提供了明確的指導與要求。特別是在汛期,民政部將加強對各地的指導,確保各地能夠加強值班值守,及時報告情況,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并優先轉移安置受困老年人,特別是空巢、獨居老人,確保他們的生命安全與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的養老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37.2萬家,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冊相關企業數量已近3.1萬家。從近五年的數據來看,養老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持續攀升,并在2024年達到了歷史高峰。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我國養老市場的巨大潛力,也預示著未來養老產業的發展將更加迅猛。
從地域分布來看,山東省、廣東省、江蘇省的養老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分別擁有超過3.5萬家、3萬家和2.7萬家相關企業。這些地區不僅經濟發達,而且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對養老服務的需求也更為迫切。
天眼查數據還顯示,涉及司法案件的養老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4.41%。這一數據提醒我們,在推動養老產業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對養老企業的監管與指導,確保他們能夠依法經營,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安全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