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學技術與天文觀測領域的飛速發展,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正邁向新的高度。然而,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面臨著多重挑戰,包括物理環境的干擾、系統設計的局限以及數據處理能力的瓶頸。傳統上,科學家主要依賴光學硬件的優化來提升觀測效果,但這一方法如今已逐漸逼近其技術極限和經濟約束。
在此背景之下,智能成像與數據處理技術為光學天文觀測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這些新興技術正在重塑觀測技術的體系,為突破現有限制、探索未知領域提供了全新的路徑。為了展示這一領域的最新進展,促進學術交流與技術革新,即將于2026年3月推出一期專題,現正公開邀請國內外專家投稿。
本次征稿范圍廣泛,涵蓋多個前沿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針對復雜大氣湍流環境的智能化觀測技術,旨在提高觀測數據的穩定性;智能計算成像方法,用于校正光學系統的像差,提升成像質量;高通量、高精度的智能光譜感知與重構技術,以滿足對精細光譜信息的需求;超分辨率計算成像方法,旨在突破傳統成像技術的分辨率極限;多模態天文觀測數據的融合與增強技術,以提高數據的綜合利用率;以及海量天文數據的智能化分析、檢測與處理方法,以提升數據處理效率。
此次專題得到了多位頂尖科學家的支持,包括清華大學戴瓊海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饒長輝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閆曉理研究員、西湖大學施勇教授、清華大學蔡崢副教授等。他們將作為組稿專家,共同推動智能光學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
投稿方式簡便,作者只需通過官網注冊并在線提交稿件,同時在留言中注明“智能光學天文觀測技術”專題投稿即可。投稿模板及具體要求可在官網查閱。截稿日期為2025年10月20日。
作為本次專題的發布平臺,該期刊創刊于1964年,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主辦。它是國內激光領域的第一本期刊,也是光學界的重要出版物。期刊被多個國際知名數據庫收錄,并獲得了多項榮譽,包括“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等。此次專題的推出,將進一步鞏固期刊在光學與天文觀測領域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