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車YU7在上市后的第二天,于天津V1專業賽道的一次公開測試中遭遇了意外情況。據現場直播主持人透露,小米的兩款車型在剎車系統的抗高溫性能上表現平平。
具體測試數據顯示,YU7超長續航高性能四驅Max版在完成單圈同級最快圈速后,剎車盤溫度急劇上升,超過600℃,并在維修區檢查時發生了明火。這一突發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測試過程中,測試車輛并未啟用“能量回收增強”模式。該模式位于大師模式中,啟用后可通過電機反向制動,有效減輕機械剎車的負擔。即便在ABS介入的情況下,該模式也能提供0.2G的能量回收,有助于避免制動盤溫度突破600℃的臨界值。因此,有觀點認為,如果當時開啟了這一功能,或許能夠避免起火事件的發生。
面對這一意外,小米官方迅速作出回應,強調雖然發生了起火,但制動系統的完整性并未受到影響,車輛在測試全程操控穩定,制動系統也未失效,性能并未出現顯著下降。小米方面表示,這實際上是高性能電動車普遍面臨的問題,電動車的自重普遍高于燃油車約20%,而YU7 Max版2.4噸的車重加上四驅系統,對剎車系統構成了嚴峻挑戰。
事實上,類似的情況在保時捷Taycan、特斯拉Model S Plaid等高性能車型的早期測試中也有所出現。然而,這些車企在量產前通過加大剎車盤尺寸、改進冷卻系統等方式進行了針對性改進。小米也面臨著如何平衡性能與安全性的考驗。
雷軍曾表示,“造車是小米最后的創業”。在汽車行業中,消費者對于涉及安全的問題往往零容忍,不會給予“迭代升級”太多空間。小米需要明確YU7的產品定位,如果主打賽道性能,就需要標配賽道級剎車系統;若定位家用,則應通過軟件限制持續激烈駕駛時的動力輸出,以確保安全性。
小米YU7自6月26日正式發布上市以來,憑借其出色的性能表現,迅速贏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響。該車提供YU7、YU7 Pro、YU7 Max三種配置,售價區間為25.35萬元至32.99萬元。據官方介紹,小米YU7最大馬力高達690PS,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3.23秒,扣除起步時間后,零百加速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98秒。這一卓越性能使得小米YU7上市后訂單量激增,3分鐘內大定突破20萬臺,1小時內大定突破28.9萬臺,創下了全球車企的銷售紀錄。
然而,小米YU7的火爆銷售也給其門店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北京的一名銷售人員表示,由于試駕需求過于旺盛,試駕預約至少需要等待一周以上。目前,小米汽車App鎖單界面已經顯示了預估交付時間,標準版預計需要53至56周,Pro版預計48至51周,而Max版預計33至36周。這意味著,現在預定小米YU7標準版的消費者需要等待一年左右才能提車,即便是最快的Max版本,也需要等待7個月以上。
此次小米YU7剎車片起火事件雖然是一次意外,但也為整個汽車行業敲響了警鐘。在追求速度和性能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安全這一核心要素。小米YU7整備質量超過2.4噸,賽道尾速能達到180公里/小時,在頻繁急剎車的情況下,制動系統產生的熱量遠高于日常駕駛。因此,如何在極限工況下保持系統穩定,成為衡量造車功力的關鍵所在。畢竟,對于消費者而言,再快的圈速紀錄也比不上平安到家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