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航局發布了一項關于旅客攜帶充電寶航空運輸管理的新規定,該規定于6月28日正式生效。根據新規定,三類充電寶被明確禁止攜帶上飛機:未標注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CCC)標志的產品、CCC標識因各種原因無法辨識的產品,以及已被官方召回的特定型號或批次產品。
這一通知迅速引起了頻繁出行的旅客們的注意,他們開始緊急檢查自己手中的充電寶是否符合規定。簡單來說,只有那些未被召回且帶有清晰CCC標識的充電寶才被允許帶上飛機。
然而,新規定的實施也引發了一些疑問和困擾。首先,一些消費者發現自己手中的“合規舊品”充電寶因未標注CCC標識而被誤傷。這些充電寶可能在2024年8月1日CCC認證強制實施前生產,因此沒有相關標識。例如,華為早期的某些型號和小米2023年的部分款式就受到了影響。消費者們對此表示不解,認為這樣的政策有些“一刀切”,甚至質疑其合理性。
一些“非典型充電寶”也意外中招。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稱,他們的專業攝影手柄、充電自拍桿和智能行李箱等內置鋰電池的設備在機場被攔截。盡管上海虹橋機場已經辟謠稱新規僅針對充電寶,其他鋰電池設備仍按原規定執行,但網友們仍然擔心各地機場在執行標準上存在差異。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是,即使充電寶帶有CCC標識,也不能完全保證其安全性。此次民航局加強充電寶管理的背景是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在飛機上起火冒煙事件頻發。據報道,2025年上半年充電寶機上起火事件同比激增47%。而近期羅馬仕、安克創新等頭部品牌充電寶廠家的召回事件,更是將問題指向了供應鏈上游的電芯提供商——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
據了解,安普瑞斯的11項3C證書目前已被暫停,涉及的產品包括多種鋰離子電池。已有報道證實,在召回范圍內的安克充電寶所使用的電芯正是來自安普瑞斯。這引發了消費者的廣泛擔憂:是否還有其他品牌的充電寶使用了這批問題電芯而尚未啟動召回?自己手中的其他品牌帶有CCC標識的充電寶是否真的安全?
面對這些疑問和擔憂,普通旅客在出行前最好登錄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核驗產品狀態,并優先選擇2024年8月后生產、帶有立體防偽標識的充電寶產品。這既是對自己行程的保障,也是對生命安全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