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人駕駛領域,一場全球范圍內的競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近日,特斯拉終于推出了其備受矚目的Robotaxi服務,盡管這一服務在歷經多次跳票后,以改裝的Model Y車型匆匆上線,并在奧斯汀開始了試運營。
然而,特斯拉Robotaxi的初體驗似乎并不盡如人意。據報道,試運營期間,車輛出現了異常搖晃、無故剎停、違規超速以及試圖駛入逆向車道等問題,這些問題甚至引起了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注意,并要求特斯拉提供更多相關信息。
盡管遭遇了這些挫折,特斯拉CEO馬斯克仍對Robotaxi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特斯拉計劃在明年將Robotaxi車輛規??焖贁U張至約10萬輛,并期待未來全球數百萬輛私人特斯拉汽車也能加入這一行列。馬斯克的豪言壯語無疑為這場無人駕駛競賽增添了更多火藥味。
在這場競賽中,蘿卜快跑、Waymo和特斯拉被視為全球無人駕駛領域的“三大家”。蘿卜快跑在國內市場表現出色,不僅在香港的測試范圍不斷擴大,還在中東、東南亞和歐洲等地取得了新的進展。其快速的市場擴張節奏使其在總單量上暫時領先,截至今年5月,蘿卜快跑的服務單量已達1100萬次。
蘿卜快跑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場中迅速崛起,離不開其在成本和安全兩大核心要素上構建的競爭優勢。在成本方面,蘿卜快跑投入運營的第六代無人車造價僅為2.8萬美元,遠低于特斯拉CyberCab的3萬美元和Waymo的車型。在安全方面,蘿卜快跑已累計實現了1.7億公里零重大事故的紀錄,這得益于其在技術創新上的積累,如應用自動駕駛大模型ADFM等。
相比之下,特斯拉Robotaxi的推出雖然備受矚目,但其在試運營期間的表現卻引發了一些質疑。盡管馬斯克表示特斯拉Robotaxi服務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快速擴展到1000輛車,并向更多區域擴張,但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仍是特斯拉需要面對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全球無人駕駛競賽中,政策環境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以美國德克薩斯州為例,該州自2017年起就通過立法允許企業在公路上直接測試無人車,無需額外審批和駕駛員。這種寬松的政策環境為無人駕駛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測試和商業化運營機會。
在中國市場,蘿卜快跑等本土創新企業也面臨著政策環境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快速擴大規模,積累更多數據以反哺技術迭代,并借助更好的技術奪下更多海外市場,將是蘿卜快跑等企業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
隨著特斯拉的入局,全球無人駕駛競賽將更加激烈。在這場競賽中,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關乎技術和市場,更關乎政策環境和創新能力。誰能在這場競賽中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