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中國企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舞臺。阿里巴巴,這家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使命的企業,如今將焦點對準了出海的中國企業,致力于為他們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6月24日,阿里云中企出海峰會上,阿里云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劉偉光宣布,阿里云將加速構建全球云計算網絡,每個節點都將部署全棧AI能力,全力服務那些生而全球的企業。他強調,出海已成為大多數中國企業的必然選擇,而阿里云正致力于成為他們全球化征程上的堅實后盾。
回顧阿里巴巴的歷史,26年前,其成立的第一個業務alibaba.com便是為了幫助中國企業出海,將中國商品銷往世界各地。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云董事長兼CEO吳泳銘指出,如今中國企業出海已不再局限于商品,而是技術、品牌和高端制造的全面輸出。
吳泳銘進一步闡述了中國企業出海的新特征:產業高端化,從制造邁向智造;出海區域多元化,從歐美擴展到全球;經營本地化和網絡化,研發、生產、供應鏈和銷售服務等環節均實現全球網絡協作。他認為,中國企業在5G、AI、智能汽車等領域的技術領先,將使他們在全球市場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新亮點。廣汽、小鵬、長安、零跑等品牌紛紛加速海外擴張,就連之前對海外擴張態度謹慎的理想汽車也開始積極布局海外市場。然而,中企出海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如何快速部署關鍵業務系統、支撐海外市場的快速擴張,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大挑戰。
廣汽集團數字化部資深架構師王麒鈞坦言,海外自建算力集群風險巨大,成本高昂且難以快速投入生產。他分享了廣汽集團采用阿里云“區域中心+國家站”混合架構解決合規難題的經驗,海外車聯網系統已成功在阿里云上建設完成。王麒鈞強調,自建IDC成本高昂,且非企業核心業務,將這部分工作交給專業的云服務團隊,可以讓企業更專注于主業。
阿里云內部透露,他們將保持國內和海外基礎設施統一技術架構、統一服務平臺,為中國企業拓展全球業務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未來三年,阿里巴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加速打造覆蓋全球主要地區的云計算網絡。
除了基礎設施之外,阿里云還將推動模型出海,加速AI產品的國際化進程。目前,阿里通義已開源200余個模型,衍生模型數超過10萬個,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源模型族群。阿里云還將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助力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向世界。
在對話環節,廣汽集團數字化部資深架構師王麒鈞、愛詩科技聯合創始人謝旭璋以及阿里云智能副總裁兼公共云事業部首席架構師韓鴻源共同探討了中企出海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他們一致認為,阿里云的全球布局和技術能力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韓鴻源指出,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如今的中國企業在技術上已與全球保持同步,甚至在某些領域處于領先地位。阿里云通過全球布局和強大的技術能力,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撐。
王麒鈞以汽車行業為例,強調了中國企業通過出海成為全球企業的獨特路徑。他表示,廣汽集團通過采用阿里云的解決方案,成功解決了出海過程中的合規難題,實現了海外車聯網系統的快速建設。
謝旭璋則表示,作為AI模型與應用領域的創業者,他們從一開始就意識到出海的重要性。國內云廠商提供的解決方案在算力和服務上均優于海外供應商,對他們的創業之路提供了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