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裝載近三千輛汽車的貨輪在太平洋遭遇不幸,其中多數為電動汽車,這一事件再次將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推至風口浪尖。6月23日,名為“Morning Midas”的汽車運輸船在熊熊大火中緩緩沉入深海,這場火災始于5月26日從中國煙臺啟航后不久。
該貨輪原計劃于6月15日抵達墨西哥拉薩羅卡德納斯港,船上載有約3000輛各式汽車,其中包括大約800輛電動汽車,這些車輛分別來自奇瑞、長城等汽車制造商,正準備進入墨西哥市場。事發當日,貨船底部甲板冒出黑煙,隨后火勢迅速蔓延。12小時后,全部22名船員被迫撤離,留下數千輛汽車在封閉的船艙內繼續燃燒。
火災發生后,“Morning Midas”號被遺棄在距離陸地約360英里的太平洋上,持續燃燒了近20天,最終沉入約5000米深的海底。據估算,這批汽車的價值大約在4.5億至6億元人民幣之間,這還不包括后續的打撈費用和對環境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對于急于通過出口提升業績的中國車企而言,這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6月24日,貨船管理公司發表聲明稱,火災導致的損壞加上惡劣天氣,使得貨船進水并最終沉沒。安聯集團上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隨著電動汽車需求的激增,全球航運業正面臨新的風險,尤其是考慮到船上所載貨物的價值。電動汽車相關的火災往往難以撲滅,且存在復燃的風險,一旦起火,往往會持續燃燒數天。
“Morning Midas”號貨輪建造于2006年,歸倫敦企業Hawthorn Navigation Inc所有,由Zodiac Maritime公司管理,專為運輸汽車和卡車設計,最大載車量可達6000輛。近年來,汽車運輸船的事故率顯著上升,2024年全球船舶火災數量更是創下了十年來的新高。類似的事故并非個例,2023年,一艘載有3000輛汽車的日本貨輪在途中發生火災,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傷;2022年,一艘載有近4000輛大眾集團旗下新車的貨輪也在北大西洋燃起大火,最終沉沒。
有分析指出,誕生于燃油車時代的貨輪設計,在面對電動車火災時顯得力不從心。傳統船舶滅火系統在鋰電池火災面前幾乎形同虛設,而貨輪的甲板通風設計也無法有效應對電動車火災釋放的有毒氣體。這場大火為中國車企敲響了警鐘,對運輸新能源汽車的貨輪設計和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中國相關上市車企已經開始與船舶公司合作,研究制造能夠安全運輸新能源汽車的貨輪,以降低類似事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