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的車輪滾滾向前,新能源車市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其動力源已從政策的強勁推力轉變為市場的內生動力。這一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突破3000萬輛大關,滲透率超過50%,純電與混動兩大技術流派間的較量也愈發激烈。這場技術路線的較量,不僅考驗著車企的戰略眼光,更深刻影響著消費者的駕駛體驗與行業生態。
市場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接近480萬輛,純電車型以58%的占比略勝一籌,而混動陣營(涵蓋插混、增程、油混)則以42%的份額緊隨其后,兩者之間的差距較兩年前顯著縮小。純電車型憑借其技術上的先發優勢及特斯拉、比亞迪海豹、廣汽埃安等品牌的規模化效應,在城市通勤市場中穩坐頭把交椅。而混動車型則憑借無續航焦慮的特點,在三四線城市及家庭首次購車或增購市場中迅速崛起,理想L系列、問界M5等增程式車型月銷量突破3萬輛,比亞迪DM-i系列更是憑借“油電同價”策略,對燃油車市場形成了有力沖擊。
市場的雙軌并行,實則是對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精準捕捉。純電車型以其低使用成本和科技感滿足了都市白領的日常通勤需求,而混動車型則憑借長途出行的便捷性和對充電設施的低依賴性,贏得了家庭用戶和下沉市場的青睞。
政策層面,2025年的風向標已從單一技術路線的押注轉向多元發展的鼓勵。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5-2030)》明確指出,純電與混動均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需協同并進。純電車型繼續享受購置稅減免、免費牌照等優惠政策,而混動車型也被納入“傳統燃油車替代”范疇,部分省份對插混車型給予額外補貼。車企方面,比亞迪、特斯拉堅守純電路線,而吉利、長安則采取“純電+混動”雙軌戰略,就連寶馬、奔馳等傳統豪華品牌也加速布局插混市場。
展望未來,純電與混動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各擅勝場。純電車型將在城市通勤和年輕消費者群體中持續擴大影響力,成為科技潮流的象征;而混動車型則憑借其無焦慮的出行體驗,在家庭用戶和下沉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逐步替代燃油車。隨著電池技術的突破和超充網絡的完善,純電車型的續航和補能問題將得到解決;而混動車型若能在成本控制上取得進一步進展,或將與純電車型形成互補的市場格局,共同推動新能源車市邁向全面普及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