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5日的交易中,A股市場三大主要指數攜手攀升,其中科創板的人工智能指數表現尤為亮眼,漲幅超過1%。值得注意的是,科創AIETF(代碼588790)的成交額在這一天突破了3億元大關。拉長觀察周期,截至前一日(6月24日),科創AIETF在過去一年的累計漲幅已超過了12%。
科創AIETF(588790)的成分股中,多數股票呈現出上漲態勢。具體來看,石頭科技、樂鑫科技、復旦微電三家公司的漲幅均超過了4%,航天宏圖、凌云光、螢石網絡、道通科技等股票也緊隨其后,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在行業動態方面,MiniMax公司近期推出了全球首個開源的大規模混合架構推理模型M1,這一成果標志著人工智能領域在高效推理與長文本處理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M1模型不僅刷新了開源模型的性能極限,還通過創新的架構設計與算法優化,實現了成本與效率的雙重提升。
M1模型的核心創新在于其獨特的“閃電注意力”混合架構,該架構將線性注意力機制與傳統Softmax注意力機制相結合,有效解決了Transformer模型在處理長序列時面臨的計算量爆炸式增長問題。與傳統模型相比,M1在處理10萬Token的生成任務時,能夠將計算量降低至競品的四分之一。這一設計使得M1模型能夠原生支持100萬Token的輸入窗口,并創下8萬Token輸出長度的開源模型新紀錄。
對于M1模型的發布,中郵證券評價稱,這標志著混合注意力架構首次在千億參數規模上實現了生產級應用,對Transformer的優化范式構成了挑戰。MiniMax公司通過線性注意力與MoE的融合,開辟了一條以效率為優先的新技術路徑。
銀河證券則指出,當前國內AI投資領域呈現出長短錯配的現象,而下半年則是一個布局良機。從宏觀角度看,中國經濟正處于動能轉換的過程中,與傳統的供給側改革不同,當前的“新供給側改革”更側重于通過“系統重構”來實現乘法效應。AI Agent經濟正在通過消費創造、投資提質、出口升級等三維路徑,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與生態系統的重構。銀河證券認為,中長期來看,“新供給側改革”將帶來十倍以上的投資機會。
面對AI產業邏輯趨勢的明朗化,投資者如何把握機會成為關鍵問題。對于擇股把握不佳的投資者來說,借道ETF布局核心資產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中,科創AIETF(588790)緊密跟蹤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涵蓋了AI芯片、算法框架、智能終端等核心賽道。
該ETF選取了科創板中市值較大、業務涉及人工智能基礎資源、技術及應用支持的30家企業,覆蓋了全產業鏈環節。其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高達70.57%,包括寒武紀、石頭科技、金山辦公等細分領域龍頭。成分股的平均研發投入占比超過23.6%,顯著高于A股全市場水平。同時,這些成分股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增速中位數和凈利潤增速中位數均遠超滬深300指數。
科創AIETF的成分股平均市值約為280億元,60%的權重集中在100-500億市值的企業,與科創50指數形成差異化。當前,該ETF的PE(TTM)為167倍,處于近三年89%的分位水平;PB為7.66倍,歷史分位為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