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一場科技盛會中,香港數碼港主席陳細明以他標志性的挺拔身姿,站在聚光燈下,面對著近300名熱情洋溢的聽眾,用他那略帶港式韻味的普通話,表達了他的深切感慨:“我深受震撼。”
這場盛會不僅僅是科技愛好者的聚會,更是科大訊飛及訊飛醫療科技(02506)創新產品的展示舞臺。尤為特別的是,6月24日這一天,恰好見證了訊飛醫療科技香港公司的盛大開幕。
在隨后舉行的論壇上,訊飛醫療科技向外界隆重介紹了星火醫療大模型V2.5國際版。這款大模型具備“兩文三語”的能力,即支持中文和英文,同時能夠進行普通話、粵語和英語的交互,為國際用戶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基于星火醫療大模型技術底座打造的“訊飛曉醫”AI健康助手,也推出了專屬香港的版本。這不僅標志著訊飛醫療科技的服務范圍首次拓展至香港,也預示著其國際化戰略的進一步推進。
訊飛醫療科技總裁陶曉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香港是訊飛醫療科技“立足大灣區、輻射全球”戰略的重要支點。他強調,公司將以此次香港公司開幕為契機,逐步擴大國際醫療業務的布局。
星火醫療大模型自2023年發布以來,已經歷了多次迭代升級。在最近的一次權威評測中,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以95.4的綜合得分高居榜首,展現了其在復雜醫學推理、醫學語言理解、醫療安全和倫理等方面的卓越能力。
此次發布的V2.5國際版,更是在專科診療能力上有了顯著提升。通過融合“快思考”與“慢思考”機制,該模型能夠在全科診療的基礎上,實現心血管內科、兒科、呼吸內科等多個專科的深層次診斷推理,其綜合診療能力已達到三甲醫院主治醫師的水平。
陶曉東指出,香港在訊飛醫療科技的國際化進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香港醫療數據以英語為主,且合作醫生多具有海外訓練背景,他們對海外醫療體系有著深入的了解。這些優勢將有助于訊飛醫療科技將香港的醫療英文數據轉化為訓練國際版AI的核心語料。
目前,訊飛醫療科技已與養和醫院、瑪麗醫院等多家機構展開了溝通,并正在與香港醫院管理局探討合作的可能性。陶曉東強調,醫療雖具有地域文化屬性,但無國界之分。訊飛醫療科技將深耕香港市場,理解其醫療需求,并以此為基礎打造真正國際化的產品體系。
訊飛醫療科技自2016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醫療科技的發展。2024年,公司入駐香港數碼港設立國際研究院,并于同年12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醫療大模型第一股”。其2024年全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和毛利潤均實現了顯著增長,毛利率維持在行業領先水平。
盡管當前AI醫療賽道競爭激烈,但陶曉東表示,訊飛醫療科技有望在未來一兩年內實現盈利。他坦言,AI醫療產業仍處于爬坡階段,但前景廣闊。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一體化進程的加速,越來越多的港人選擇北上就醫,而香港遠程醫療服務的拓展也日益受到關注。陶曉東透露,訊飛醫療科技已關注到這一趨勢,并正在與香港機構洽談相關合作項目,以滿足港人北上就醫潮及內地醫生赴港培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