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世界經濟論壇的新領軍者年會上,360集團的創始人周鴻祎發表了關于人工智能未來走向的深刻見解。他指出,企業家的核心使命在于推動創新,而當前,人工智能正是創新的關鍵領域之一。周鴻祎強調,智能體技術正引領人工智能從簡單的交互階段邁向能夠執行復雜任務的全新時代,這一變革不僅正在重新構建全球產業的格局,也在深刻改變人類與技術之間的協同關系。
據悉,業內普遍認為2025年將標志著人類與智能體共生關系的重要轉折點。在全球范圍內,許多智能體系統已被賦予“專家”或“顧問”的角色,這種擬人化的趨勢表明智能體正逐漸從輔助工具轉變為能夠自主決策和主動協作的伙伴。
周鴻祎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智能體成為了這一階段的核心角色。他指出,如果只是將大模型作為工具使用,或許只能帶來有限的效率提升;但當大模型進化為智能體,能夠像數字助理一樣協助人們處理復雜工作時,人類將轉變為智能體的領導者、人工智能的規劃者和管理者,從而成為擁有更強能力的超級個體。這一轉變也激發了全球范圍內的創業熱潮,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
周鴻祎進一步提到,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的規模普遍較小,這是因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使得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現在可以由較少的人員完成。例如,程序員不再局限于編程,而是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參與市場推廣和銷售等工作,這為創業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在談到智能體與大模型的本質區別時,周鴻祎形象地比喻大模型為“知識競賽選手”,雖然能夠迅速回答問題,但在處理復雜現實問題時卻力不從心。他以炒雞蛋為例,說明大模型如果不能將復雜任務分解成多個步驟并逐一執行,就難以完成實際工作。相比之下,智能體則像是為大模型裝上了“數字手腳”,使其能夠從頭到尾完成復雜任務,并具備工具調用的能力。
周鴻祎以360推出的納米AI超級搜索智能體為例,展示了智能體的強大功能。這款智能體能夠理解用戶的復雜需求,自動規劃流程、分解任務、調用工具,并全程自動執行,最終交付結果。例如,在制作宣傳片時,用戶只需發出指令,智能體就能自主完成從腳本創作到視頻合成的全過程,效率遠超傳統人工協作。
周鴻祎強調,這一轉變的核心在于技術的價值在于直接達成任務目標。他擔憂地表示,如果今年人工智能未能進化到智能體階段,那么這次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會陷入泡沫,無法成為真正的工業革命,而只是一場虛有其表的鬧劇。幸運的是,我們已經跨越了這一關鍵階段。
周鴻祎的發言不僅揭示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進展,也為全球企業家和創業者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即應抓住智能體技術的機遇,推動人工智能與人類社會的深度融合,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