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令人矚目的新能源汽車實測數據引起了廣泛關注。多款混動車型的超長續航里程成為了討論的焦點。
其中,比亞迪秦L dmi的表現尤為搶眼,有測試者記錄下了其高達2500公里的續航里程。而比亞迪海豹06dm-i雖稍遜一籌,但也輕松突破了2000公里大關。今年6月新上市的奔騰悅意07同樣不甘示弱,續航里程也超過了2000公里。雅閣插混版同樣表現不俗,實測續航里程達到了2132.7公里。
這些數據相較于傳統燃油車時代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在過去,一輛普通中型轎車即使油耗控制在7升左右,55升的油箱也只能支持大約800公里的行駛距離,即便在高速公路上以巡航速度行駛,勉強也只能達到900公里。然而,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續航里程直接躍升至2000公里級別,這無疑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以東風風神L7為例,這款車配備了30.3千瓦時的大電池和55升的油箱,純電續航里程為205公里。若僅從油箱容量來看,其燃油續航里程可達900公里,再加上純電續航,總里程也不過1100公里左右,與2000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相去甚遠。這引發了人們的好奇:這些混動車型究竟是如何實現如此驚人的續航里程的?
事實上,這些混動車型并非簡單地將電池和油箱進行疊加,而是依靠高度集成的能量管理系統來實現高效運行。在低速擁堵的情況下,混動車會優先使用電池驅動,以避免發動機在低效區間工作,從而降低油耗。而在高速巡航時,發動機則可以直接驅動車輛,此時其熱效率可達到最高水平,如比亞迪的發動機熱效率就高達46.06%。在急加速或超車時,混動車還可以采取油電雙驅模式,疊加動力輸出,同時回收多余能量。
混動車還配備了動能回收系統。在剎車或下坡時,該系統可以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回收率可達35%左右。這一功能不僅提高了車輛的能效,還進一步增加了剩余里程。
混動車的專用發動機熱效率也極高。除了比亞迪之外,東風的發動機熱效率也達到了45.18%,僅次于比亞迪的第5代dm技術。這些高效發動機與智能管理系統以及動能回收系統的結合,共同構成了混動車實現超長續航里程的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