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銷量表現令人擔憂。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特斯拉5月份在歐洲的新車注冊量僅為13863輛,與去年同期的19227輛相比,下降了近28個百分點。這一數據背景是歐洲市場整體汽車銷量的微增,5月總銷量達到1113194輛,同比增長1.9%。特斯拉的這一銷量下滑趨勢已持續五個月,從今年1月的9945輛開始,每月的銷量同比均出現大幅下跌。
與特斯拉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比亞迪在歐洲市場正迅速崛起。數據顯示,比亞迪5月份在歐洲五大核心市場共售出10199輛新能源汽車,首次實現了月銷萬輛的突破。特別是在德國、英國和西班牙,比亞迪的銷量均超過了特斯拉。例如,在德國,比亞迪5月售出1857輛,同比增長高達824%;在英國,銷量為3025輛,同比增長超過400%;在西班牙,比亞迪更是售出了2434輛,是特斯拉同期銷量的三倍。
比亞迪的成功并非孤例,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的整體表現也十分亮眼。據JATO數據,今年4月,中國品牌在歐盟新車市場的份額已從一年前的2.4%提升至4.9%。施密特汽車研究公司的數據進一步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品牌在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占有率已達到20%。這一增長趨勢預示著,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可能會對歐洲傳統燃油車市場構成重大挑戰,全球汽車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汽車在歐洲市場的形象正在發生轉變,不再只是廉價的代名詞。以比亞迪為例,其海鷗車型在歐洲市場的售價區間為1.99-2.6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6.22-21.19萬元。而比亞迪唐、漢等高端車型在歐洲的售價更是高達7.2萬歐元,折合人民幣接近60萬元,是國內價格的三倍左右。比亞迪宋PLUS在歐洲的售價也約為3.6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30萬元,較國內價格翻了一番。這些高價銷售的現象表明,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市場的定位正在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