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浩瀚征途中,一個嶄新的階段正悄然浮現——智能體AI時代。這一變革的浪潮,由多位科技先驅的遠見卓識所引領,其中,張亞勤的身影尤為引人注目。
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初代掌舵人,張亞勤被業界譽為智能產業的“靈魂導師”。從科學家到企業家,再到清華大學的教授,他的職業生涯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時代變遷的軌跡。1998年,他回國參與創建微軟中國研究院,隨后升級為微軟亞洲研究院,為中國互聯網和AI產業輸送了大量頂尖人才,包括王堅、張宏江、林斌等業界巨擘。
張亞勤在微軟任職長達16年,曾任微軟全球副總裁和微軟中國董事長。2014年,他加入百度擔任總裁,直至2019年退休。退休后,他重返學術界,籌建了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致力于利用AI技術推動產業升級和社會進步。
近期,張亞勤的新作《智能涌現:AI時代的變革與思索》引發廣泛關注,姚期智、雷軍、李開復等業界領袖紛紛推薦。書中,張亞勤深刻闡述了AI對個人消費者和行業帶來的不同影響,并指出智能體將成為AI價值提升的最前沿方向。
在接受采訪時,張亞勤表示:“現在智能體還處在一個很初步的階段,市場上所說的智能體,大部分可能還不是真正的智能體。”他強調,真正的智能體應具備任務長度、任務準確度、記憶功能以及推理、規劃、決策和行動能力。
智能體的概念并非新鮮事物,但直到近年來,隨著算法、算力和數據的飛速發展,智能體才具備了解決復雜任務的能力。張亞勤指出,智能體的兩個重要突破在于任務長度的翻倍和任務準確度的提升,這使得智能體能夠更高效地完成任務。
他進一步解釋,智能體的最佳方式是為人工作,進行推理任務集合。智能體之間應相互學習,在博弈中進化,多智能體交互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路徑。智能體的學習應盡量減少初始知識的依賴,讓智能體在交互中學習成長。
在談到智能體的未來時,張亞勤展望,未來AI與人的智力(HI)結合的復合智商將達到1200分,遠超人類自身的智商。這將為各行各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
關于智能體的應用,張亞勤認為,智能體將在連接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他將智能體的發展分為三個層次:信息智能、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智能體將在這些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人工智能向更高層次發展。
在自動駕駛場景中,智能體的應用尤為關鍵。然而,目前自動駕駛數據不足、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不同步等問題仍待解決。張亞勤提出RSR(Real2Sim2Real)方法,旨在將信息世界和物理學連在一塊,形成閉環,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最后,張亞勤回顧了自己在AI領域的探索歷程,從提出“AI+”概念到如今智能體AI的興起,他深感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和未來潛力。他認為,未來是AI+HI的時代,機器將成為人類的助理和智能體,與人類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張亞勤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智能體AI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的遠見卓識和不懈努力,將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不斷向前發展,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