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在京城再度出手,其市場雄心顯露無遺。近日,小米旗下的景曦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亦莊新城成功競得一塊占地48.51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斥資6.35億元人民幣。此舉標志著小米汽車在北京的布局進一步擴張,同時為其第三工廠的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預計年產能將達到40萬輛。
自2024年4月小米汽車正式交付以來,其市場表現一直令人矚目,銷量節節攀升,遠超業界預期。然而,銷量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了產能上的壓力。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小米汽車迅速決策,加速推進第三工廠的建設。據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公告,此次競得的地塊編號為亦莊新城YZ00-0606街區0110,為工業用地,使用年限長達50年。
早在今年3月,市場便傳出小米汽車可能在北京亦莊新城擴建新工廠的消息,如今這一猜想終于成真。目前,小米汽車已擁有兩座年產能均為15萬輛的工廠。若第三工廠順利投產,小米在北京亦莊的總產能將有望達到40萬輛,雖然與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相比仍有差距,但小米的擴張速度已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小米SU7車型的熱銷更是加劇了產能緊張的局面。目前,新訂購SU7的消費者需等待超過30周才能提車,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為此,小米汽車第一工廠自6月起已實行雙班制生產,全力以赴提升產能。而隨著第二款車型YU7的即將上市,產能壓力無疑將進一步增大。雷軍透露,YU7的預訂情況遠超預期,留資用戶數量是SU7發布同期的三倍,市場對小米汽車的熱情可見一斑。
在市場表現方面,小米汽車同樣不負眾望。2024年,SU7系列全年交付量超過13.5萬輛,而2025年至今的累計交付量也已達到14.29萬輛。小米汽車在定價策略上精準把握市場脈搏,SU7在2024年的平均售價達到23萬元,不僅保持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還實現了良好的盈利。
資本市場對小米汽車的前景同樣持樂觀態度。國信證券最新研報看好小米在“人車家生態布局”上的協同效應,以及海外市場拓展帶來的業績增長潛力。興業證券也表示,小米汽車的IOT、新車型YU7等產品將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預計隨著產品力的提升和規模經濟的效應顯現,業務盈利能力將逐步增強。財務數據顯示,小米汽車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虧損已大幅收窄至5億元。
小米汽車的海外市場拓展同樣引人注目。隨著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小米汽車憑借其創新技術和獨特品牌定位,正逐步贏得國際消費者的青睞。小米汽車在海外市場的成功,不僅為其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也進一步驗證了其品牌和產品實力。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小米汽車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車型。同時,小米汽車還在持續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產能,以確保能夠按時交付訂單,滿足消費者的期待。在生產線上,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每一輛小米汽車都凝聚著他們的智慧和汗水。
小米汽車還注重與消費者的互動和溝通。通過線上線下的各種活動和渠道,小米汽車與消費者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及時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反饋,不斷改進產品和服務。這種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讓小米汽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