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智能化浪潮之下,車載導航系統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據佐思汽研最新發布的行業監測報告顯示,2025年前四個月,國內市場上,車載導航系統裝配量已攀升至537.6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6.6%的增長,裝配率高達81.4%。這一數據無疑揭示了車載導航在智能座艙配置中的核心地位日益顯著。
在這場變革中,自主品牌成為引領市場增長的主力軍。據統計,2025年1月至4月期間,自主品牌車載導航系統的裝配量高達355.8萬輛,同比增長高達21.5%,占據了市場總量的66.2%,裝配率更是達到了84.8%。比亞迪、吉利、長安等國內車企紛紛加大在車載導航領域的投入,推動技術的快速迭代與升級。
與此同時,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等導航巨頭也開始在AI與AR技術上進行深度布局,以期在車載導航領域取得更大突破。高德地圖攜手雷鳥創新RayNeo,共同推出了全新的AI+AR智能導航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全彩MicroLED AR眼鏡,實時展示導航信息,智能標注關鍵轉向點,為用戶帶來更加直觀、便捷的導航體驗。其核心AI導航智能體采用先進的Planner-Executor模式,構建了感知、規劃、執行、表達四大模塊的智能閉環,使得導航更加主動、智能。
百度地圖同樣不甘落后,與莫界合作推出了AI+AR眼鏡智能導航方案,該方案不僅具備啟程預覽、全局路線顯示等功能,還能智能顯示紅綠燈信息,大大提升了駕駛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百度還與特斯拉、比亞迪等車企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出了全面升級的V21版本導航系統,實現了智駕級車道導航、車位導航等多項先進功能。
智能座艙作為汽車智能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裝配情況也備受關注。隨著OTA技術的日益普及,小鵬、嵐圖、領克等品牌紛紛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不斷提升智能座艙的駕駛體驗。以比亞迪海獅07DM-i、吉利銀河星耀8等新車型為例,其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系統的亮點頻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個性化的駕駛選擇。
在智能座艙領域,技術的不斷創新和融合正在推動車載導航系統向更高層次發展。未來,隨著AI與AR技術的進一步深度融合,車載導航系統有望形成全新的出行生態,為用戶帶來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