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G7,一款在智能駕駛與底盤技術上下足功夫的新能源車型,近日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這款車型搭載了三顆圖靈芯片,其算力表現尤為搶眼,達到了驚人的2200TOPS,這一數字遠超當前市場上的多數競品。
為了更直觀地理解這一算力水平,我們不妨進行一番對比。特斯拉的FSD芯片算力為144TOPS,而蔚來ET7所使用的英偉達Orin X芯片算力則為254TOPS。即便是高配車型搭載的雙Orin X芯片,其總算力也不及小鵬G7的單顆圖靈芯片。更不用提與理想L9 Ultra所使用的英偉達DRIVE Thor-U芯片相比,盡管其算力高達700TOPS,但小鵬G7憑借三顆圖靈芯片,算力上仍占據明顯優勢。
高算力帶來的直接好處是,小鵬G7能夠像多線程處理器一樣,同時處理來自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以及導航地圖等多種傳感器的數據。這意味著,無論是復雜路況的識別,還是車輛行駛軌跡的預判,小鵬G7都能做出準確且快速的決策。這種能力,在提升駕駛安全性的同時,也極大地增強了駕駛的舒適性。
然而,高算力并非小鵬G7的全部亮點。在底盤懸掛系統上,小鵬G7同樣融入了AI智能技術。DCC可變阻尼減振器與柔性液壓襯套的組合,讓車輛在應對不同路況時都能保持最佳的懸掛狀態。無論是高速行駛的穩定性,還是城市顛簸路段的舒適性,小鵬G7都能輕松應對。
液壓襯套被小鵬命名為“太極”,寓意其柔中帶剛的特性。在車輛加速、剎車或轉向時,液壓襯套能夠提供柔和的衰減效果,有效減少底盤共振,提升乘坐體驗。小鵬G7還配備了飛坡控制系統,通過視覺與慣性傳感器的結合,提前識別坡度和角度,動態調節減振器阻尼,確保車輛上下坡時的平穩性。
除了上述技術亮點外,小鵬G7還具備彎道智能控制系統。該系統通過主動感知轉向角、車速、G值等參數,實時控制車輪懸掛剛度,讓車輛在過彎時擁有更佳的底盤響應。無論是入彎、過彎還是出彎,小鵬G7都能保持穩定的底盤狀態,減少側傾現象。
更令人稱道的是,小鵬G7的這些技術并非一成不變。整車AI系統能夠學習用戶的駕駛習慣,并根據個人喜好調節底盤懸掛策略。無論是喜歡激烈駕駛的用戶,還是追求平順駕駛的用戶,都能在小鵬G7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駕駛模式。
盡管小鵬G7在智能駕駛和底盤技術上表現出色,但并非沒有缺點。受制于成本因素,小鵬G7缺乏激光雷達配置,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復雜條件下的判斷能力。同時,對于追求動力的用戶而言,小鵬G7缺少雙電機四驅版本,也是一個不小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