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奧迪公司首席執行官高德諾在接受國際媒體采訪時透露,奧迪已對之前的電動化戰略進行了調整。他明確表示,奧迪將不再堅持前任管理層制定的2033年前全面停止生產燃油車的目標。
高德諾強調,這一調整并不意味著奧迪放棄了電動化,而是決定在未來7至10年內,繼續開發汽油車、混合動力車以及電動車,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
奧迪在隨后的官方聲明中進一步闡述了這一戰略調整的背景。聲明指出,全球汽車市場的發展呈現出不均衡性,特別是在北美地區,電動車市場的轉折點明顯推遲。而在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增程式和純電動車型)的轉折點則已在去年實現。
面對這種市場波動性和多樣性,奧迪表示將采取靈活且穩定的產品策略,提供包括純電動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內燃機車型在內的多樣化產品組合。
值得注意的是,奧迪在聲明中特別提到,盡管戰略有所調整,但公司仍然致力于實現全電動化產品陣容的長期目標。在短期內,特別是在2026年之后,奧迪將繼續生產燃油車型,以確保內燃機車型在各自的產品生命周期內保持對客戶的吸引力。
這一戰略調整被視為對前任CEO杜斯曼時期電動化路線的某種修正。杜斯曼曾在2021年高調宣布,奧迪將在2026年后不再推出新款燃油車型,并在2033年實現全面電動化。然而,現實數據卻顯示了燃油車對奧迪的重要性。2024年,奧迪全球銷量為170萬輛,其中電動車銷量僅占9.7%,落后于競爭對手奔馳和寶馬。
在中國市場,這一趨勢尤為明顯。2024年,一汽奧迪全年銷量為61.1萬輛,其中國產燃油車占比高達90%。進入2025年,雖然奧迪的電動化進程有所推進,但仍然不足以取代燃油車。
奧迪的這一戰略調整也反映了傳統豪華車企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的務實態度。不再將電動化視為唯一選擇,而是根據區域市場差異采取多元化動力策略。這一調整或許也預示著電動化轉型進入了更加理性和務實的階段。
事實上,奧迪并非唯一調整電動化步伐的傳統車企。梅賽德斯-奔馳也已表示不再堅持原先2030年前在主要市場全面轉向電動汽車銷售的目標,而是采取燃油車和電動車雙線發展的策略。
奧迪在官方聲明中總結道,公司的目標是憑借覆蓋所有驅動形式的廣泛且靈活的產品組合,積極而務實地推動向純電動出行的逐步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