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市場上一個名為“0公里二手車”的現象引發了廣泛關注。這種看似全新卻以二手車身份流通的車輛,價格遠低于市場同款新車,讓不少消費者心動不已。然而,這背后隱藏的市場亂象和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卻遠非表面那么簡單。
據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當前二手車市場上存在大量0公里二手車,這些車輛多由三四千家二手車商銷售,嚴重擾亂了正常的汽車市場秩序。不久后,一張商務部召開關于0公里二手車座談會的通知在網絡上流傳,參會企業包括比亞迪、東風、瓜子二手車等知名品牌,此事迅速成為輿論焦點。
0公里二手車并非新鮮事物。在新能源車興起之前,它們就已以促銷形式存在,被稱為包牌包稅車。傳統經銷商(4S店)為了完成廠家設定的銷售目標以獲取返利,會將部分車輛低價賣給沒有廠家認證的小型經銷商(俗稱二網)。由于廠家可能要求一定的上牌率,這些車輛便會上好牌、交完購置稅后再出售。
然而,近年來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經銷商庫存壓力增大,廠商生產節奏不減,導致0公里二手車數量激增。部分新能源廠商甚至直接向二網發貨,繞過交付中心,進一步擴大了0公里二手車的市場規模。一位二手車商表示,這是互聯網時代汽車銷售模式的革新,對車企、車商和消費者都有利。
從消費者角度看,0公里二手車價格誘人,但問題也不容忽視。首先,這些車輛沒有首銷權益,如隨車充、打氣泵等贈品缺失,可能影響后續使用。其次,新能源車最重要的三電系統往往沒有終身質保,對長期持有的消費者來說是個不小的隱患。更重要的是,0公里二手車的存在反映了新車市場競爭的畸形化,車企為沖銷量不惜采取非常規手段。
0公里二手車作為二手車,在上牌那一刻就已納入銷量統計,導致銷量數據失真,誤導消費者。同時,這種銷量虛增還可能引發上下游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一旦消費者持幣觀望情緒加重,新車銷量將進一步下滑,車企為應對壓力可能繼續向經銷商壓庫,形成惡性循環。
0公里二手車對海外市場也造成了負面影響。過去,中國車出海時,0公里二手車是主要車源之一。然而,激烈的國際競爭導致車商不斷壓價,損害了中國車在海外市場的口碑。這些車輛在海外無法提供質保,長此以往可能重蹈中國摩托在越南市場的覆轍。
0公里二手車的出現,是價格戰白熱化的產物。車企為搶占市場份額,不惜犧牲質量和口碑。這種短視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威脅到了整個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有關部門應采取措施加強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0公里二手車存在諸多問題,但并非所有消費者都對其持否定態度。在價格優勢面前,仍有不少消費者愿意冒險嘗試。然而,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應理性看待這一現象,認識到低價背后可能隱藏的陷阱和風險。
0公里二手車現象是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化的一個縮影,反映了車企、經銷商和消費者之間的復雜關系。在享受價格優惠的同時,我們也應警惕其帶來的潛在風險,共同維護一個健康、有序的汽車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