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白云機場,一場智能駕駛技術的革命性突破正在悄然上演。廣汽傳祺與華為攜手,將全球首個機場出發層泊車代駕VPD(Valet Parking Driving)技術試點成功落地于此,為長期以來困擾自駕旅客的“停車難”問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以往,機場泊車對自駕旅客而言,往往伴隨著時間緊迫與體力消耗。在白云機場,2024年旅客吞吐量超過7600萬人次,其中自駕出行占比約30%。傳統泊車模式下,旅客平均需要花費12分鐘在停車環節,這無疑增加了出行焦慮。然而,VPD技術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現在,車主只需駕車抵達出發層VPD專用下客點,通過手機APP一鍵操作,車輛便能自主完成從出發層到地下停車場的全流程行駛。這一過程中,車輛能夠精準識別閘機、智能避讓行人和車輛,并自動規劃最優路徑泊入車位。返程時,車輛還能根據指令自主駛離車位,在電梯廳旁的上客區等候,將尋車時間大幅縮短至3分鐘以內。
VPD技術不僅簡化了泊車流程,更是一次對出行服務邏輯的深刻重構。廣汽傳祺向往M8乾崑車型,憑借其192線大激光雷達、800萬高清雙目攝像頭等硬件配置,以及華為乾崑智駕的類人化決策算法,將車輛轉變為“智能禮賓司機”。這種代際差異不僅超越了傳統自動泊車的范疇,更重新定義了高端出行的服務標準。
面對白云機場日均超10萬輛次的車流、行人與行李車混行的復雜環境,華為乾崑智駕的“五維感知體系”成為技術落地的關鍵。這一體系包括超視距感知硬件、類人化決策算法以及全維安全防護。其中,192線激光雷達能夠在150米外識別礦泉水瓶大小的障礙物,而800萬像素攝像頭則能在光線突變環境中清晰識別200米內的目標。通過端到端神經網絡融合激光雷達點云與視覺圖像,系統能夠實時標注可用車位、行人優先區等信息,并建立超2000種場景決策模型。
在安全保障方面,華為乾崑全向防碰撞系統已累計避免超200萬次潛在碰撞風險,成功應對了旅客突然橫穿車道、行李掉落路面等極端場景。這種“硬件冗余+算法進化+安全閉環”的技術架構,使得向往M8乾崑在白云機場實現了99.8%的泊車成功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此次合作不僅展現了智能駕駛技術的商業化潛力,更揭示了出行行業向智慧化轉型的新路徑。廣汽傳祺對機場出行場景的深度洞察與華為的技術積累形成互補,共同推動了VPD技術的落地。白云機場與廣州市相關部門對道路改造、流程適配的支持,則確保了技術從研發到應用的順暢銜接。
從市場影響來看,VPD技術已成為廣汽傳祺品牌向上的重要支撐。向往M8乾崑的高端版本占比不斷提升,VPD功能的加入進一步強化了其“智能禮賓車”的市場定位。當傳統豪華品牌仍在推廣傳統泊車輔助時,廣汽傳祺已通過技術差異化實現了對高端MPV市場的跨越,這種“代際差”帶來的認知沖擊,無疑將重塑細分市場的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