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邁向新高度。近日,巨灣技研宣布成功完成了充電新國標發布后的首次行業公開測試,測試結果令人矚目。
在5月20日的測試中,巨灣技研的XFC極快充電池在800A國標充電樁的支持下,從5%到63%的電量僅需3分58秒,這一成績甚至超越了之前備受矚目的兆瓦閃充技術,快了整整62秒。這一突破性進展無疑為電動汽車的快速充電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以來,電動汽車的超快充技術可謂百花齊放。比亞迪率先推出了基于超級e平臺的兆瓦閃充技術,憑借1000V電壓和1000A電流,實現了“充電5分鐘、續航里程400公里”的驚人表現。隨后,華為也不甘示弱,發布了1.5兆瓦的充電產品,讓大貨車的充電時間從幾小時縮短到了15分鐘。極氪則推出了V4極充兆瓦樁,單槍峰值功率高達1.3兆瓦,首個V4極充兆瓦站在杭州落地。
巨灣技研總裁裴鋒表示,超快充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未來五年的滲透率有望達到50%,甚至可能達到60%至70%。他堅信,超快充將成為電動車的標配,就像手動擋升級為自動擋一樣,“無超充,不電動”的時代即將到來。
近年來,新能源車型的滲透率不斷提升,但充電便捷度一直是制約電動汽車普及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隨著超快充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一難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兆瓦級充電技術以其高電壓平臺和大電流技術,能夠在極短時間內為電動汽車充滿電,讓充電變得像加油一樣便捷。
比亞迪的兆瓦閃充技術以其1000V超高壓架構和全新設計的刀片電池為核心,實現了最高充電功率1MW,最高峰值充電速度可達1秒2公里,5分鐘充電407公里。寧德時代則推出了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峰值充電功率超過1.3兆瓦,充電5分鐘即可補充520公里續航。欣旺達發布的閃充電池4.0系列中,一款主打超充的動力電池可實現12C的峰值充電倍率,一分鐘即可補能150公里。
在商用車領域,超快充技術同樣展現出巨大的潛力。上海首個兆瓦級超充站“交通強國1號站”已經投運,華為的全液冷兆瓦級超充技術讓充電效率比傳統方案提升了近4倍,每分鐘可補能約20度電。億緯鋰能也在重卡領域推出了兆瓦級電池,配合1500kW超充技術,每年可為用戶節省大量充電時間,創造可觀的運營增收。
為了推動超快充技術的普及,全國多個主要城市正在加速推進“超充之城”建設。廣州、深圳、北京等城市紛紛提出了超充站的建設規劃,預計到2025年底,將建成數千座超級充電站,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充電服務。
然而,超快充技術的規模化落地仍面臨一些挑戰。中汽數據在報告中指出,兆瓦級充電場站的建設成本高昂,對電網側增容壓力大,且動力電池的預期循環壽命影響尚不明確。消費者對于電池的安全性問題也格外關注。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各大企業紛紛推出了創新的解決方案。比亞迪通過集裝箱式儲能緩沖系統降低電網改造成本,華為則采用“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緩解電網壓力。巨灣技研則通過電池健康監測平臺確保電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推動,超快充技術將成為電動汽車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這場由技術驅動的變革不僅將重新定義人類對“出行能源”的終極想象,還將為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高效化”演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