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人工智能(AI)發展對就業市場的影響引發了廣泛討論。Anthropic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達里奧·阿莫代伊發出警告,指出AI技術可能導致多達一半的初級白領崗位消失,為Z世代青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就業挑戰。
然而,對這一悲觀預測,英偉達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達了不同看法。他認為,公眾無需過分擔憂AI會直接導致大規模失業。黃仁勛指出,雖然AI技術的普及正在加速,但并不意味著所有傳統職業都將被取代。
黃仁勛進一步預測,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編程這一職業可能會逐漸轉型或消失。他建議年輕一代將目光投向更具長期潛力的領域,如生物學、教育、制造業和農業等。這些行業不僅受AI影響較小,而且在未來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實際上,市場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黃仁勛的觀點。Revelio Labs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23年初以來,那些容易被AI技術替代的崗位,如IT專家和數據工程師等,其招聘需求下降的速度確實顯著快于其他職位。這一趨勢表明,就業市場正在經歷一場由AI技術驅動的結構性變革。
面對這一變革,黃仁勛的建議為年輕人提供了寶貴的指導。他鼓勵年輕人積極適應新技術的發展,關注那些在未來具有更大潛力的行業,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就業挑戰。同時,這也提醒了社會各界需要加強對新興技術的關注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應對由此帶來的社會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