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上半年的數據揭曉,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今年1月至5月期間,新能源汽車銷量躍升至560.8萬輛,同比增長高達44%,占新車總銷量的比重已達44%。這一迅猛增長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日益青睞,也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充電需求,中國已構建起覆蓋廣泛、類型多樣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前五個月,全國公共充電樁新增50.4萬臺,增幅達到55.8%。截至5月底,公共充電樁總量達到408.3萬臺,其中直流充電樁189.5萬臺,交流充電樁218.7萬臺,同比均實現顯著增長。
在充電運營領域,市場集中度較為明顯。全國充電運營企業所運營的充電樁數量TOP10占據了總量的78.1%,其中特來電以77.8萬臺的數量穩居榜首,星星充電(68.6萬臺)、云快充(63.5萬臺)緊隨其后,小桔充電和蔚景云則分別以24.9萬臺和22.7萬臺位列第四和第五。
從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在公共充電樁建設方面遙遙領先,截至今年5月,保有量已達72.3萬臺,占全國總量的17.7%,擁有充電站數量也遠超其他省份。上海市和浙江省分別以豐富的充電設施和創新的“綠色充電樁”項目緊隨其后,展現出強大的市場活力和創新能力。上海市不僅在充電樁數量上名列前茅,還在充換電設施數據采集與監測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充電服務。
江蘇省和山東省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果。江蘇省已建成的公共充電樁數量達到32.1萬臺,去年還建成了覆蓋蘇錫常三地的電動汽車智慧充換電示范區。山東省則通過持續擴大充電設施網絡,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充電便利性。深圳市作為新能源汽車產量領先的城市,也在積極打造“超充之城”,目前已建成涵蓋多種充電方式的充電設施超過42萬個。
在充電技術創新方面,各地也在積極探索。例如,浙江省在杭州、湖州等地試點打造“綠色充電樁”,不僅覆蓋了多種業態場景,還在春節期間實現了大量充電服務。深圳市的蓮花山超級充電站更是全國首個集多種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示范站,自運營以來,日均服務車輛超過600輛,展現了未來充電設施的發展趨勢。
總體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提速。TOP10省份建設的公共充電樁占比高達67.4%,不僅滿足了當前市場的充電需求,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