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航空工業領域迎來了一項重大突破: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自主研發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珠海成功獲取了中國民航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標志著AG600飛機正式步入了批量生產的嶄新階段。
據悉,AG600飛機生產許可證的獲得,是對其研制生產單位質量體系的充分認可,意味著該體系完全符合適航規章要求,能夠穩定且持續地生產出達到設計標準的飛機。這一成就不僅彰顯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更為后續的批量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通飛公司還與多家用戶達成了航空應急救援業務合作的意向協議。這一協議的簽署,無疑為AG600飛機的市場推廣和應用注入了強勁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AG600飛機在生產許可審定過程中展現出了極高的效率。在短短兩個月內,便順利完成了相關審定工作,這一速度顯著提升了國產大型民機取證的工作效率。可以說,AG600飛機的這一成就,為我國航空應急救援裝備產業化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在適航取證方面,AG600飛機需要獲得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和單機適航證這“三證”,才能正式進入商業運營市場。目前,AG600飛機已經成功取得了前兩項證書,僅剩單機適航證這一最后關卡。一旦獲得單機適航證,AG600飛機便將正式走向市場,開啟其商業運營的新篇章。
據了解,AG600飛機的批量生產工作已經在珠海的廠房內如火如荼地展開。預計在今年內,將實現首批3架機的交付。其中,首架機已經完成了首次生產試飛,并在試飛期間進行了12噸投水驗證,各系統工作穩定可靠。
在產業化實踐中,AG600飛機不僅建立了大型水陸兩棲飛機設計、生產制造、系統配套、試驗試飛、保障服務體系,還使我國具備了自主研發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技術和工業能力。這一成就不僅為我國民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更為后續其他重點飛機型號的適航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通飛華南裝配中心副主任王立松表示,AG600飛機成功邁入批量生產階段,是我國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建設的里程碑。他還強調,AG600的產業化實踐帶動了民機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全面自主創新、自主研發、自主保障,為我國民機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來,基于AG600飛機平臺的可擴展性,未來還將開發出更多用于海洋權益維護、海洋環境監測以及特種用途的多樣化機型。這無疑將為我國在水陸兩棲飛機領域的持續發展和創新提供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