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行業迎來了一場旨在緩解內卷現象的實質性變革。廣汽集團于6月10日晚8點01分,在其官方公眾號上率先發聲,承諾將供應商付款賬期縮短至不超過60天。
緊接著,中國一汽、東風汽車、賽力斯集團以及吉利汽車集團紛紛響應,在短短數小時內,通過各自的微信公眾號及社交媒體平臺,宣布了類似的縮短供應商支付賬期的決定,均承諾在60天內完成支付。
這股改革浪潮并未停歇,次日凌晨1點28分,比亞迪汽車也加入了這一行列,宣布將統一供應商支付賬期為60天內。
這一系列舉措的背后,是國家層面對中小企業權益保護的加強。《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經過修訂,已于2024年10月18日正式通過,并將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條例不僅回應了企業的關切,更對采購方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約束,為中小企業應收賬款提供了國家級別的法律保障。
業內人士指出,長期以來,車企拖欠貨款的現象屢見不鮮,導致眾多中小供應商面臨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的風險。此次政策高壓與行業自律的雙重推動,無疑將引發汽車產業鏈的一次深刻洗牌。
網友們對此反應熱烈,紛紛表示:“60天的賬期,如果能嚴格執行,不玩貓膩,對某些車企的現金流將是嚴峻考驗。希望更多車企能夠跟上,別耍手段拖延合同簽訂,也別用非現金支付的方式規避。為那些嚴格執行的車企點贊!”
這一系列積極的變化,不僅體現了車企對供應商利益的重視,也預示著汽車行業正朝著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