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汽車行業迎來了一股新的風潮,多家車企紛紛宣布將供應商結賬周期縮短至60天以內。這一變革不僅限于國有企業,如廣汽、東風、中國一汽等行業巨頭已率先行動,將60天付款期限明確寫入企業制度,旨在優化供應鏈管理,保障資金流通。
緊隨其后,吉利、長安等民營車企也迅速響應,紛紛表示將遵循同樣的結賬周期,與國有車企并肩作戰,共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這一舉措無疑為供應商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緩解了長期以來因賬期過長而帶來的資金壓力。
小米汽車在這場變革中早已先行一步。自去年SU7上市以來,小米便以60天的賬期準時付款,贏得了供應商們的廣泛贊譽。有供應商表示,小米的快速結算政策如同及時雨,幫助他們度過了資金鏈緊張的難關,使他們能夠更專注于研發和生產,提升產品質量。
據專家分析,小米汽車的這一策略不僅提升了供應商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還促進了整個供應鏈的優化。快速回款使得供應商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中,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這種良性循環最終將惠及整個汽車行業,推動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從小米對供應鏈的結賬周期來看,其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模式。對于大部分供應商,小米采用45天的標準賬期,即供應商交貨后,小米會在下下個月的月初完成對賬開票,并在10號前完成付款。這一模式顯著短于行業常見的90-270天賬期,為供應商提供了極大的資金便利。
小米還會根據合作情況與供應商協商延長賬期至60天,但這一期限仍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小米強調現金結算,避免供應商因資金鏈斷裂而被迫借貸周轉。對于小批量采購或緊急訂單,小米則采用更靈活的支付方式,進一步縮短賬期至30天以內。
然而,小米的供應鏈金融支持政策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有報告指出,小米通過旗下金融平臺提供融資服務時,采用動態利率調控和ABS證券化等手段獲取隱性收益,可能間接增加了供應商的成本。盡管如此,仍有不少供應商表示,小米的短賬期政策對他們的幫助是巨大的,使他們能夠在瀕臨破產時得以存活。
在這場由多家車企共同掀起的變革中,小米汽車以其前瞻性的策略和靈活的結賬周期,不僅贏得了供應商們的信賴和支持,也為整個汽車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未來,隨著更多車企的加入和政策的不斷完善,相信國內汽車行業的供應鏈管理將更加高效、透明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