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憑借環保節能的特點,逐漸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然而,“電車電池8年報廢”的說法卻讓不少潛在購車者心存疑慮。這一觀點究竟是否站得住腳?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時,又該如何應對電池壽命的問題?為了解答這些疑問,我們深入多家新能源汽車經銷商和二手車市場進行了探訪。
在新能源汽車4S店,我們了解到不同品牌對于整車質保期限有著不同的規定。有些品牌甚至為新能源汽車的電動機、動力電池和電控系統提供了終身質保服務。一位知名新能源品牌4S店的售后經理表示,自2016年起,車企被要求為電池等關鍵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在質保期內,如果電池容量衰減至80%以下,并且符合相關標準,車企會免費為車主更換電池。
然而,質保期過后,情況就復雜得多了。一位4S店售后經理告訴我們,電池是否報廢不能僅憑使用年限來判斷,車輛的使用情況、駕駛習慣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電池壽命。雖然電池的循環次數是影響其壽命的關鍵因素,但并不意味著達到一定循環次數電池就會報廢。例如,一款電池容量為60kWh的車型,一次完整的電池循環可能是多次充電的累計。
即使電池未達到報廢標準,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電池性能也會逐漸下降,續航里程會縮短,這可能會影響車輛的整體使用體驗。而且,如果電池出現故障需要更換,費用也相當高,這也是部分消費者擔憂的問題。有車主表示,他們的電車在使用多年后,電池續航確實有所下降,但仍在可接受范圍內,并且在質保期內,廠家對電池進行了檢測和維護,讓他們比較放心。
但并非所有消費者都如此幸運。另一位車主告訴我們,她的電車在使用7年后,電池突發故障,無法正常充電。經4S店檢測,電池組部分電芯損壞,維修費用高達5萬元,幾乎相當于車輛當時價值的一半。她無奈地表示,原本以為電車能省錢,沒想到換電池這么貴。
對于“電車電池8年報廢”的說法,汽車行業專家指出,這是一種誤解。電池的使用壽命受多種因素制約,包括充放電循環次數、日歷壽命、使用環境以及電池本身的質量等。從2016年起,雖然有了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規定,但這并不意味著8年后電池就必然報廢。以目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為例,三元鋰電池的循環次數約為2000次左右,磷酸鐵鋰電池的循環次數約為3000次左右。按照普通家庭每年行駛2萬公里計算,一輛續航400公里的電車,三元鋰電池可使用約10年,磷酸鐵鋰電池則可使用更久。
電池還有日歷壽命,即便車輛停放不開,電池也會因自然衰減而降低容量。實驗表明,在適宜的溫度環境下,電池容量前兩年下降最快,但多年后才會衰減到80%。有些車主的電車在使用多年后,電池容量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然而,專家也提醒,不當的使用習慣,如經常過度充電或過度放電、在高溫或低溫環境下頻繁使用等,會加速電池衰減,縮短其使用壽命。
二手車市場對電車電池的反應較為敏感。一位二手車評估師表示,使用了7、8年的新能源汽車,價格只有新車價的兩成左右,主要原因就在于電池。隨著使用年限增加,電池性能下降,續航里程縮短,消費者對這類二手車的接受度較低,所以價格也上不去。二手車商也提到,對于車齡8年左右的電車,他們在收購時會非常謹慎,要綜合考慮車輛的品牌、車況、電池檢測結果等多方面因素來定價。
那么,車主又該如何判斷電車電池是否需要更換呢?當車輛出現一些異常情況時,可能意味著電池需要更換。比如,充滿電后車輛掉電速度極快,或者在充電時無法充到規定容量。若車輛的續航里程與新車時相比大幅降低,也需要考慮更換電池。通過專業設備檢測發現電池循環充放電達到一定次數后,容量僅為標稱容量的70%時,通常需要更換電池。另外,如果電池表面有破損、鼓包、漏液等情況,無論車輛使用年限如何,都要及時將車輛送至專業維修處進行檢測維修。
想要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至關重要。在充電方面,應長期保持電量在20%至80%之間,避免滿充滿放。同時,要合理控制快充的使用頻率,多使用家用慢充。溫度管理也不容忽視,在嚴寒地區可加裝電池保溫套,夏季則要避免車輛在暴曬后立即充電。
總之,“電車電池8年報廢”的說法過于絕對。雖然電池壽命受多種因素影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使用習慣的改善,電車電池的使用壽命正在逐步延長。消費者在購車時,只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謹慎選擇,就能選到適合自己的新能源汽車,享受綠色出行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