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約車行業的激烈競爭中,一個從汽車制造商轉型而來的參與者正嶄露頭角,它就是曹操出行。這家背靠吉利集團的網約車平臺,近日成功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預示著其即將踏入資本市場的新篇章。
曹操出行的崛起之路并非坦途。2015年,當滴滴與Uber在中國市場爭奪得如火如荼時,吉利集團悄然布局,推出了“曹操專車”項目,成為了傳統車企進軍網約車領域的先行者。歷經數年耕耘,曹操出行已在中國136個城市開展業務,月活用戶數量高達2870萬,司機平均時薪也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盡管行業普遍面臨虧損困境,曹操出行卻展現出了獨特的增長路徑。2024年,其營收同比增長37.4%,毛利率也大幅提升。進入2025年,增長勢頭依然強勁。這一切的背后,是曹操出行首創的定制車模式。通過與吉利集團的深度合作,曹操出行推出了專為共享出行設計的兩款定制車型,這些車型在總體擁有成本和每公里成本上均顯著低于普通純電動車。
然而,曹操出行的成功之路并非沒有隱憂。近年來,曹操出行越來越依賴于高德、百度等聚合平臺的流量。來自這些平臺的訂單交易額占比逐年攀升,傭金支出也隨之激增。這種依賴不僅削弱了曹操出行的議價能力,還導致了用戶忠誠度的缺失。在聚合平臺的比價機制下,用戶往往只關注價格,而忽視了服務商的品牌和服務質量。
為了擺脫這一困境,曹操出行開始將目光投向未來——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2025年2月,曹操智行自動駕駛平臺正式上線,標志著曹操出行正式進軍自動駕駛領域。這一布局背后是萬億級的市場空間,據預測,中國Robotaxi市場將在未來十年內實現爆發式增長。
曹操出行的獨特優勢在于其構建了國內首個“定制車+自動駕駛技術+出行平臺”全域自研閉環生態。這種技術協同效率遠高于多企業分工合作的模式,為曹操出行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提供了有力支撐。據規劃,曹操出行將于2026年底推出專為L4級自動駕駛設計的定制車型,這將為其快速推進Robotaxi服務商業化提供關鍵支持。
盡管曹操出行在增長和未來布局上展現出了強勁勢頭,但其仍未擺脫行業盈利困境。近年來,曹操出行持續虧損,現金流狀況也令人擔憂。自2021年9月的B輪融資以來,曹操出行未能引入新投資者,這也給其未來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然而,一旦上市成功,曹操出行將成為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麾下的第10家上市公司,進一步擴大其資本版圖。
從汽車制造商到出行生態構建者,李書福的戰略布局遠不止于此。曹操出行的上市在吉利控股的新能源戰略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它不僅是吉利集團在資本市場上的又一次重要布局,更是吉利集團在未來智慧出行生態中收割市場的重要一環。隨著汽車帝國的邊界被重新定義,曹操出行的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