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途貨運界摸爬滾打了二十年的張師傅,去年做出了一項讓全家都瞠目結舌的決定——他放棄了傳統的貨車,轉而購買了一輛二手的天籟2.5L轎車。面對兒子的質疑,張師傅的兒子認為現在流行的都是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加速迅猛且油耗更低,但老張卻有著自己的見解。
完成首次廣州至北京的長途駕駛后,張師傅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他向家人分享了自己的駕駛體驗:“連續八小時的高速行駛,讓我深刻體會到2.0T渦輪發動機的遲滯問題。那種需要不斷調節油門來應對遲滯的感覺,真的會讓右腳感到疲憊不堪。”
老張的這番話,也道出了許多長途駕駛者的心聲。尤其在炎炎夏日,高速行駛時的散熱問題成為了2.0T發動機的致命軟肋。修車師傅老李透露:“渦輪發動機在高速運轉時,溫度能持續上千度,一旦散熱跟不上,輕者動力下降,重者直接拋錨。相比之下,自吸發動機的結構更為簡單,散熱效率也更高。”
除了散熱問題,2.0T發動機的噪音問題也讓許多駕駛者頭疼不已。尤其是在夜間行駛時,渦輪的哨聲與風噪交織在一起,長時間下來很容易讓人感到耳鳴。而2.5L自吸發動機則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為出色,尤其是V6發動機,其平衡軸設計幾乎消除了震動,即使在高速行駛時,車內對話也無需提高嗓門。
一位網約車司機對此深有體會:“搭載自吸發動機的車輛,乘客一上車就能安然入睡,簡直就像‘移動頭等艙’。而渦輪車呢?那簡直就是‘拖拉機體驗券’。”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自吸發動機就全面優于2.0T發動機。在低速行駛或起步階段,2.0T發動機的暴力低扭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往往能在紅綠燈起步時秒殺自吸發動機。但對于長途駕駛者來說,高速巡航才是他們的主戰場。在高速巡航時,渦輪車為了省油往往會刻意壓低轉速,而自吸發動機則能在高轉速區間內游刃有余。這份從容不迫,正是老張這樣的老司機用多年的駕駛經驗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