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于重慶舉辦的汽車行業論壇上,關于“內卷”與“出?!眱纱笞h題的討論熱度不減。車企領袖們紛紛發表見解,有的擔憂過度競爭會導致海外市場變為紅海,對行業造成不利影響;有的則認為,在國內市場尚未穩固的情況下急于出海,可能會損害中國汽車品牌的國際形象。甚至有聲音提出,應多向世界一流車企學習。
在這些爭論聲中,6月4日工信部牽頭擬立項的《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考角度。該標準的出臺,正值國內對智能駕駛技術亂象進行整頓之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組合駕駛輔助技術正逐步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具備L2級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新車銷量占比已達到42.4%,標志著智能駕駛技術已邁入大規模應用的新階段。然而,技術的快速普及也帶來了諸多問題,一些車企為了追求市場份額,過度宣傳智能駕駛功能,忽視了安全性和穩定性,導致事故頻發。
在此背景下,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出臺顯得尤為必要。該標準旨在通過強制約束系統功能表現、提升產品安全性能,從源頭上預防因性能缺陷導致的事故,為消費者出行安全提供堅實保障。同時,對于行業發展而言,該標準也具有強大的引導和規范作用,有助于優化產品設計、加速產品迭代升級,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新國標的制定還特別強調了與國際標準的協調一致。這一舉措不僅有助于國內車企在拓展海外市場時避免重復投入和標準沖突,還能提升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技術壁壘已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制定與國際接軌的國標,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及產品能夠更好地適應國際市場需求,減少貿易摩擦,提升國際話語權。
新國標的制定過程也推動了行業測試技術水平的提升和測試設備的完善。智能駕駛技術的測試和驗證是一個復雜而嚴謹的過程,需要先進的測試技術和設備。隨著新國標的實施,行業測試技術將不斷升級,測試設備也將更加完善,為智能駕駛產品的安全性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對于國內車企而言,新國標的出臺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方面,企業需要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水平,以滿足新國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新國標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有助于企業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在國際競爭舞臺上,有了統一且高標準的安全規范,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將更具競爭力,有望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中繼續獲得先發優勢。
中汽中心、東風、華為等產學研頭部力量的共同參與,為新國標的高質量制定提供了堅實保障。這些機構和企業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先進的技術實力和深厚的科研底蘊,能夠確保標準既符合國內產業發展實際,又具有國際領先水平。這種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模式,不僅保證了標準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還為其未來的國際影響力提供了有力背書。
總的來說,《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制定,是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僅為行業樹立了新的門檻和標準,也為國內車企指明了方向。在未來,隨著新國標的實施和推廣,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將在全球范圍內樹立起技術標桿,吸引更多國際資源和合作機會,推動產業向更高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