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上關于西方國家是否正在退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討論聲四起,起因是一位Bilibili汽車博主的言論。然而,這一觀點遭到了多方質疑,新車迷群體便是其中之一。他們指出,西方國家并未真正退出新能源汽車領域,而是在戰略層面做出了適度調整。
以奔馳為例,該公司雖宣布放棄2030年全面銷售純電動車的目標,但轉而設定了到2030年電動車占比達到50%的新目標。這一調整被視作是對市場現實的理性回應,而非對新能源汽車的徹底放棄。
豐田同樣采取了多元化戰略,一方面繼續發展燃油車,另一方面則在純電、油電混動、插電混動及氫燃料電池等多個領域全面布局。其最新推出的bZ5純電SUV便是明證,同時,豐田還在積極推動其他新能源車型的研發與生產。
歐美車企方面,大眾、福特、通用等企業依舊在電動化轉型的道路上堅定前行,不僅投入巨資構建電動汽車產業鏈,還不斷推出新車型以滿足市場需求。美國的政策推動更是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2024年美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7.4%,特斯拉等傳統及新興車企均表現出色。
政策層面,西方國家的態度同樣明確。歐洲議會已批準2035年停售新生產燃油車的議案,顯示出歐盟在推動汽車電動化轉型方面的堅定決心。大眾集團旗下奧迪、賓利等品牌也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紛紛制定并公布了電動化轉型的具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