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中國科技界的標志性人物,以其不懈的工作熱情和卓越的商業智慧聞名,近期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在社交媒體上的一條動態,透露出內心的沉重:“過去的一個多月,是我創辦小米以來最為艱難的時光,情緒跌入了谷底。”這條發布于2025年5月10日的消息,標志著雷軍正經歷著創業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考驗。
回溯至2025年初,雷軍和他的小米汽車還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2月,小米股價飆升,市值突破1.4萬億港元大關,雷軍一度被媒體推上“潛在中國首富”的寶座,盡管他迅速在武漢大學校友群中澄清這是不實報道,但校友們要求合影的熱情依然不減,手機屏幕幾乎被合影請求淹沒。
然而,這一切的美好都在2025年3月29日那個黑色的星期六被徹底打破。在安徽德上高速上,一輛小米SU7在輔助駕駛模式下發生碰撞后起火,導致車內三名年輕女大學生不幸遇難。盡管官方表示駕駛員已接管車輛,但事故視頻仍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引發了公眾對智能駕駛安全性的廣泛質疑。次日,小米股價應聲下跌5.59%,市值蒸發約800億元,小米汽車的前景瞬間蒙上了一層陰影。
緊接著,4月初,小米SU7 Ultra的核心賣點——價值4.2萬元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被曝出存在功能爭議。多位車主通過鼓風機測試發現,風道開口處無法吹動紙巾,拆解后發現其內部結構與普通鋁制機蓋無異,并未連接剎車散熱系統。這一發現引發了車主們的強烈不滿,他們指責這是欺詐行為,并要求退車。第三方檢測顯示,該部件的實際成本僅為約1萬元,與售價差距巨大。
不僅如此,小米在4月底又通過OTA升級將SU7 Ultra的最大馬力從1548匹降至900匹,要求車主在指定賽道刷出官方成績才能解鎖全部性能。這一舉措進一步激怒了車主們,他們指責小米缺乏誠意,并計劃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發起集體訴訟。
與此同時,小米汽車還面臨著其他質量問題。多位SU7車主反映,汽車出現了鼓包翹邊的現象,這進一步加劇了公眾對小米汽車質量的擔憂。面對洶涌的輿情,雷軍選擇了沉默,這一舉動被解讀為逃避質疑,進一步激化了矛盾。5月14日,雷軍更改了微博設置,只允許關注100天以上的粉絲評論,這一行為更是引發了廣泛爭議。
雷軍,這位從武漢大學走出的天才少年,曾在金山軟件奮斗16年,帶領公司穿越重重困難最終上市。隨后,他創立小米,創造了銷量神話,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并帶領小米成為“最年輕世界500強”。然而,這次汽車危機無疑是對他領導力的終極考驗。雷軍能否帶領小米汽車走出困境,重拾公眾信任,成為了一個亟待解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