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車,一個曾經的新勢力銷量冠軍,如今卻陷入了重重困境。從輝煌到低谷,它的故事成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個警示案例。
哪吒汽車的轉折點發生在去年。雖然6月啟動了港股IPO,9月銷量也突破了萬輛大關,但隨后的一系列負面消息卻讓它陷入了輿論的風口浪尖。10月,市場傳出哪吒汽車欠薪的消息,11月又被曝出大規模裁員,12月,哪吒汽車的CEO張勇更是宣布卸任。這一系列事件,讓哪吒汽車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今年以來,哪吒汽車的困境并未得到緩解。春節期間,有車主反映哪吒汽車的保養權益未能兌現,門店材料短缺,甚至在溝通中遭遇了客服的辱罵。3月,哪吒汽車宣布與多家供應商達成共識,簽署債轉股協議以減輕債務,但這一舉措并未能扭轉哪吒的頹勢。5月,多地哪吒車主遭遇APP斷網、車機系統癱瘓等問題,與此同時,不少網絡博主探訪發現,全國各地的哪吒4S門店大多已關店或無人值守。
在融資方面,哪吒汽車雖然年初傳出了E輪融資計劃,規模約40-45億元,但此后便沒有了下文。4月,三地國資共同簽署協議,為哪吒汽車提供總額不少于50億元的投資,并支持其盡快實現IPO,然而,資本市場對此并不買賬。在國內市場遇阻后,哪吒汽車將希望寄托于海外市場,但與泰國當地代工企業簽署協議后,卻面臨著日系車企和比亞迪、長安等國內車企的激烈競爭。
哪吒汽車的失速,不僅體現在市場表現上,更在于其內部管理的混亂。哪吒汽車的創業團隊雖然來自傳統車企,但在品牌建設上卻并未帶來太多聲量。缺乏聲量,讓哪吒汽車在融資時面臨挑戰,最終形成了多地國資參股的股權結構。這種股權結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哪吒汽車的發展提供了支持,但也埋下了隱患。利益分配不均、決策效率低下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影響了公司的正常運營。
在產品方面,哪吒汽車以性價比起家,但這也限制了其品牌向上的空間。哪吒汽車曾推出數款主力車型,并在2022年登頂新勢力銷量榜首,但隨后便急轉直下。哪吒S作為哪吒汽車沖擊中高端市場的嘗試,市場反響并不理想。品牌認知未建立、產品競爭力不突出等問題讓哪吒S難以支撐起中高端市場的銷量。與此同時,哪吒汽車在低端市場的競爭力也受到了比亞迪等車企的沖擊。
哪吒汽車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價格戰、急于打造旗艦型產品、大股東未能持續輸血、IPO受挫等問題都加劇了哪吒汽車的困境。哪吒汽車既沒有控制好成本,也沒有構建起品牌溢價能力,技術也不具備獨到優勢。這些問題讓哪吒汽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失去了競爭力。
哪吒汽車的教訓是深刻的。它曾經站上過風口,也曾經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過光輝時刻,但如今卻陷入了困境。哪吒汽車的故事告訴我們,造車并非易事,需要企業在治理結構、戰略選擇、資源投入等多方面進行權衡和協調。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