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科技事業的蓬勃發展,科技創新不僅改變了國家的科技面貌,也為旅游業帶來了新的活力。近年來,科技旅游逐漸升溫,成為民眾探索科學奧秘、體驗科技魅力的熱門選擇。從海南文昌的航天發射觀禮,到甘肅金昌的火星模擬生存,再到安徽合肥的“人造太陽”科普游,科技旅游正以多樣化的形式吸引著廣大游客。
在海南文昌,瑤光火箭觀禮平臺的正式運營為游客提供了一個近距離觀看火箭發射的絕佳場所。該平臺距離文昌航天發射場僅6公里左右,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發射當晚,約800名游客在此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四年級小學生延鈺菲興奮地說:“感覺一伸手就能‘抓’到火箭。”除了觀看發射,平臺還舉辦了“時空膠囊計劃”、“元宇宙星空音樂會”等活動,讓游客在享受科技盛宴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厚的航天文化氛圍。
而在甘肅金昌,火星1號基地以其獨特的火星地貌和逼真的模擬場景,成為了科技旅游的又一亮點。游客們可以在這里穿上宇航服,體驗火箭升空、手控交會對接等太空探險項目,還可以在火星模擬生存體驗中心了解封閉受控生態系統如何保障人類在火星上的生存。遼寧沈陽的學生張召鵬對此表示:“這里設置的場景在別處從來沒有見過。”
安徽合肥的科學島也成為了科技旅游的熱門目的地。這里坐落著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游客們可以近距離參觀被譽為“人造太陽”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合肥市西園新村小學的學生們在這里不僅了解了“人造太陽”的工作原理,還觀看了著名物理學家葛庭燧的紀錄片,深受鼓舞。合肥物質院依托豐富的科研資源,設計了適合全年齡段的科學教育課程,讓游客們在游玩中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科技旅游的興起,不僅滿足了游客對科技的好奇心,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海南文昌的瑤光火箭觀禮平臺帶動了周邊村莊的經濟發展,甘肅金昌的火星1號基地吸引了大量年輕游客前來打卡,安徽合肥則通過培育科創科普游基地和研學線路,推動了科創資源向研學資源的轉化。這些科技旅游項目不僅讓游客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也為地方旅游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