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技術進步與價格下探使得新能源汽車逐漸占據了市場的半壁江山,滲透率突破50%,成為消費者心中的“新主流”。然而,在插混、增程、純電三大新能源汽車類型面前,不少購車者仍陷入選擇困境,導致部分消費者未能選購到心儀的新能源車型,甚至購車后產生后悔情緒。
作為一名資深汽車博主,筆者試駕過的新車不勝枚舉,個人也經歷了從燃油車到增程式電動車再到純電動車的多次換車經歷。這些經歷不僅見證了筆者對“續航焦慮”態度的轉變,也反映了廣大車主的真實心聲。
談及續航焦慮,燃油車似乎常被視作無焦慮的典范。但實際上,燃油車的焦慮并非體現在剩余續航里程,而是高昂的油費。面對油價居高不下,即便是預算充裕的車主,也難以避免油費帶來的心理壓力。因此,將燃油車視為無焦慮的標桿,無疑放大了插混與增程車型的焦慮感。
為避免續航焦慮,許多消費者選擇了插混與增程車型,認為它們既能加油又能充電,具備更高的靈活性。然而,這些車型純電續航里程短且充電功率低的問題逐漸凸顯。尤其是沒有家充樁的用戶,頻繁外出充電成為一大困擾。跑高速時,為了延長純電行駛里程,不得不頻繁進出服務區,使得純電續航焦慮更為顯著。
相比之下,純電動車在大多數用車場景下,續航焦慮反而最少。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日常用車主要用于短途通勤,如上下班、接送孩子、周末郊游等。純電動車只要擁有家充樁或周邊快充資源充足,充一次電即可滿足多日需求,短途行駛幾乎無風險。
關于純電動車在節假日高速充電排隊的問題,事實上并非普遍現象。除個別熱門線路外,大多數高速服務區充電站無需排隊。服務區充電設施日益完善,多個品牌充電樁并存,充電槍數量充足。同時,許多車型支持高功率快充,大大縮短了充電時間。
對于那些經常需要長途行駛且時間緊迫的消費者,建議直接選擇燃油車。因為插混、增程與純電動車型在長途行駛中可能帶來的不便與焦慮,將嚴重影響駕駛體驗。而對于大多數日常短途通勤的消費者而言,純電動車以其省錢、安靜、加速順暢等優勢,已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