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J.D. Power君迪機構揭曉了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魅力指數研究報告(NEV-APEAL)。這份報告借助消費者滿意度評價體系,深入探討了車主購車后2至6個月的使用體驗,范圍涵蓋了車輛擁有、駕駛操作以及能源補給等多個方面,旨在為汽車制造商提供產品開發方面的寶貴指導。
報告顯示,2025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整體魅力指數達到了806分(滿分為1000分),這是歷史上首次突破800分大關,各項評估因子的得分也均增長了超過12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中的首次購車用戶比例已低于60%,行業正逐漸轉向“存量重構”階段。女性用戶的增購比例達到了33%,相比去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與此同時,國內新興汽車品牌不僅在銷量上取得了突破,還在魅力指數得分上實現了飛躍,國際品牌則面臨著市場份額被擠壓以及得分可能被反超的雙重挑戰。
J.D. Power中國區負責人分析指出,行業的這些積極變化主要得益于電池技術的顯著提升。特別是在30萬元以下的車型中,電池容量的增加有效緩解了消費者的續航焦慮。新國標的實施也將促使研發方向更加注重安全性。與此同時,女性消費者對于車輛外觀和內飾的創新需求也推動了相關設計的發展。國內品牌憑借對市場變化的快速響應,進一步提升了競爭力。
研究還發現了一些亮點:在續航經濟性和充電體驗方面,得分分別提升了22分和18分,高負荷場景下的續航落差問題得到了顯著改善。公共充電設施的普及也推動了不同層級城市充電體驗的提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用戶占比達到了41.5%,相比去年增長了9個百分點,與純電動車型的體驗差距縮小到了2分以內。用戶滿意度的關鍵轉向“隱性體驗”,購車前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預期落差成為用戶不滿的主要原因。
此次研究覆蓋了48個品牌的122款車型,其中107款車型擁有足夠的樣本量。基于2.1萬余名車主的真實反饋,數據采集范圍覆蓋了全國81個城市,評估涉及11大類共計45項具體要素。這些數據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深入分析和未來趨勢預測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