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車主老張在高速公路上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意外。他的車輛在行駛中突然熄火,伴隨著發動機艙內傳來的刺耳金屬摩擦聲,情況十分危急。緊急拖車至修理廠后,技術人員經過拆解檢查發現,問題出在正時皮帶上,它已斷裂,并導致氣門被活塞頂彎,維修費用高達1.2萬元。老張懊悔地說:“我早些時候就聽到了異響,但誤以為只是空調皮帶松了,沒當回事。”
其實,正時皮帶的問題在出現嚴重故障前,往往會有一些預警信號。征兆之一就是發動機在冷啟動時發出“吱吱”聲,或者在怠速狀態下方向盤抖動異常。這并非車輛老化導致的“脾氣大”,而是正時皮帶老化后打滑,使得氣門和活塞的工作節奏出現紊亂。一位寶馬車主就曾經遇到過類似情況,他在等紅燈時發現車輛抖動得連杯中的咖啡都灑了出來,后來檢查發現,正時皮帶的裂紋比輪胎紋路還要深。
另一個征兆是油門反應遲鈍,踩下去像踩進了棉花堆,超車時轉速飆升但車速提升緩慢。這通常是因為皮帶松弛,導致凸輪軸和曲軸的工作出現“脫節”,氣門在應該開啟的時候未能及時打開,汽油燃燒不充分,動力被白白浪費。一位修車師傅透露,這樣的車輛如果開到高原地區,很可能會因為動力不足而拋錨在路上。
車主還可以通過觀察正時皮帶的外觀來預測其壽命。在發動機蓋下,定期扒開正時皮帶護罩(多數車型可以徒手拆開上半部分),用手機電筒照亮皮帶表面,如果發現裂紋、毛邊或油漬,那就是需要更換的緊急信號。曾有車主在發現皮帶表面裂得像“鱷魚皮”后,及時更換,避免了發動機大修的命運。
然而,更換正時皮帶的成本并不低。4S店一套新的皮帶價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但如果不及時更換,等到皮帶斷裂后再維修,費用往往會飆升至2萬元以上。因此,專家建議車主在車輛行駛6萬公里或5年后,必須更換正時皮帶。對于經常在市區擁堵路段行駛的車輛,建議提前到4萬公里更換。在保養時,車主應警惕一些不良商家以“皮帶還不用換”為由拖延更換,以免因小失大,造成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