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枚由中學生航天愛好者自主設計并制造的氣象探空火箭“飛燕一號”,在青海冷湖地區順利升空,這一壯舉吸引了廣泛關注。
這枚火箭全長達1.52米,具備突破八千米高空的能力,其最大飛行速度更是達到了2馬赫?;鸺臉嬙焓謴碗s,包含了氣動結構、航電載荷、發動機和地面站等多個分系統,體現了參與其中的中學生們深厚的航天知識和實踐能力。
火箭的成功發射,離不開全國多地中學生航天愛好者的共同努力。自2024年6月起,這些懷揣航天夢想的學生們在北京錦繡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集結,共同學習、探討并設計火箭方案。經過初步設計后,他們返回各自學校,利用課余時間繼續完善火箭的每一個細節,從設計、實驗、加工到集成、裝配和測試,每一步都凝聚了他們的心血。
發射當天,火箭在預定的時間內順利升空,遙測數據顯示其最高飛行高度達到了海拔10555.7米,地面接收站也成功接收到了計劃中的氣象數據。這一成果不僅驗證了火箭的性能,更展現了中學生航天愛好者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
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執行會長李春林高度評價了此次火箭發射項目,認為這是中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一次重要嘗試。他強調,這樣的項目能夠激發更多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為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貢獻力量。同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專家徐大軍也表示,學校愿意提供教育資源,積極參與到中學生創新人才的培養中,為航天事業不斷輸送優秀后備人才。
此次“飛燕一號”火箭的成功發射,不僅是一次科技創新的實踐,更是一次對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的有力證明。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學生懷揣航天夢想,為我國的航天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