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藍汽車在社交媒體上因一起車機開屏廣告事件引發了廣泛爭議。5月27日,該公司未經車主許可,向其推送了一則以“感恩回饋”為名的廣告,聲稱向首任車主發放價值1萬元的S09專屬購車券。然而,這一舉措并未得到車主們的廣泛認可,反而引發了諸多不滿和投訴。
據車主們反映,該廣告不僅以強制彈窗的形式出現,還涉嫌侵犯用戶隱私及帶來安全隱患。部分車主認為,所謂的“感恩回饋”實際上是一種變相推銷手段,而1萬元的購車券也附帶諸多限制條件,實際優惠力度并不如宣傳所述。
深藍汽車的車機開屏廣告成為了此次事件的焦點。車主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不滿,指責深藍汽車的行為侵犯了他們的權益。面對洶涌的輿論壓力,深藍汽車迅速作出回應,并發布了致歉聲明。
深藍汽車在聲明中表示,公司本意是想通過這一活動感恩回饋車主,但沒想到執行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給車主們帶來了困擾。公司對此深表歉意,并承諾將不斷改進服務質量,確保車主的用車體驗。
除了公司層面的致歉,深藍汽車的CEO也親自出面回應此事,并向車主們誠懇道歉。他表示,公司完全接受大家的批評,并會認真反思和改進。
此次事件還引發了法律層面的討論。根據我國《廣告法》的相關規定,未經用戶同意,不得通過交通工具推送廣告。深藍汽車的車機開屏廣告顯然違反了這一規定,涉嫌侵犯用戶隱私權和物權。
值得注意的是,車機廣告亂象并非深藍汽車獨有。此前,一汽大眾、寶馬、奔馳等品牌也曾因類似行為遭到用戶投訴。這暴露出汽車行業在智能化轉型過程中,過于追求商業利益,而忽視了用戶體驗的核心地位。
對于深藍汽車而言,此次事件無疑是一次深刻的教訓。公司需要認識到,車機作為駕駛場景的交互終端,其信息推送必須優先考慮安全和用戶體驗。未來,深藍汽車需要從根本上解決車機廣告問題,建立透明的用戶溝通機制,將權益推送轉化為定制化服務,以贏得用戶的信任和口碑。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用戶口碑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深藍汽車需要以此為契機,從技術、服務到用戶溝通等方面持續精進,與用戶共同成長,攜手打造更高品質的出行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在智能化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