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國標”的即將實施,汽車行業內的各大企業和電池供應商正積極行動,加速研發和升級符合新標準的電池技術及車型。在這場技術革新中,一汽紅旗率先邁出步伐,不僅邀請公眾走進其動力電池試驗室,還展示了其提前“交卷”的成果。
被譽為“史上最嚴動力電池安全令”的“新國標”,因增加了多項強制性測試標準,自4月發布以來便引發了廣泛討論。盡管正式實施日期為2026年7月1日,為車企提供了升級電池的緩沖時間,但一汽紅旗卻選擇提前應對。
4月16日上市的紅旗H5 PHEV,便是一汽紅旗的得意之作。這款車型不僅滿足了“新國標”的要求,更在多項電池安全性能和指標上實現了“超標”。依托“All in”新能源戰略,紅旗在新能源安全領域展現出了學霸般的實力。
紅旗H5 PHEV電池包的卓越表現,在關鍵性測試和試驗結果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例如,在底部撞擊測試中,“新國標”要求電池在接受150J能量撞擊后無異常,而紅旗H5 PHEV電池包則接受了300J能量的撞擊,且表現完美。撞擊后,電池包無泄漏、無外殼破裂、無起火、無爆炸,正負極絕緣電阻均遠超標準值。
這種卓越的安全性,主要得益于紅旗H5 PHEV電池包的高強度設計。采用屈服強度不小于340MPa、抗拉強度不小于590MPa的高強度鋼板,結合高分子抗沖擊降噪涂層、高密度高韌性緩震棉以及加強結構設計,從內到外充分保證了電池的剛性。
紅旗H5 PHEV電池包在快充循環測試、熱擴散測試等項目中,也均遠超“新國標”的試驗結果,實現了提前達標。這一系列優異的成績,充分展示了一汽紅旗在電池技術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和過硬實力。
一汽紅旗之所以能夠在電池技術上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離不開其對車輛安全性的前瞻布局和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紅旗擁有總面積達2萬平米的動力電池試驗室,配備了218余套測試設備,可覆蓋800余個試驗項目。試驗室的核心團隊由985、211院校的優秀人才組成,其中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數占比超過80%,碩士以上人數占比超過50%。
正是憑借這些軟硬件實力,一汽紅旗才能夠打造出如此“硬核”的電池和新能源車型。這些經得起考驗的產品,不僅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也為一汽紅旗品牌和產品的市場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