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企業家李書福旗下的又一力作——曹操出行,正式邁出了境外上市的關鍵步伐。3月,該公司獲得了中國證監會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批準,并在5月向港交所遞交了更新后的招股文件,預示著其即將成為網約車行業的新晉上市公司。
曹操出行,作為吉利集團精心培育的網約車品牌,經過數年的發展,已在全國136個城市落地生根,特別是在31個城市部署了超過3.4萬輛專屬車輛,展現了其強大的市場布局能力。據權威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按總交易額計算,曹操出行以5.4%的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二。
然而,這家備受矚目的公司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盡管曹操出行在營業收入上實現了顯著增長,從2021年的71.53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146.57億元,但其盈利狀況卻依然令人擔憂。盡管凈虧損有所收窄,從30.07億元減少至12.46億元,但長期虧損的陰影仍然籠罩其上。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流動負債總額高達96.8億元,負債比率攀升至驚人的177%,資金鏈緊張問題凸顯。
更令人擔憂的是,曹操出行與行業領頭羊滴滴出行的市場份額差距懸殊。以2024年為例,滴滴出行占據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曹操出行盡管位居第二,但雙方之間的差距仍然難以逾越。在網約車價格日益透明、價格戰逐漸平息的背景下,曹操出行想要通過提升市場份額來實現盈利,顯得尤為艱難。
網約車市場的紅利期似乎已經過去,市場飽和和運力過剩的問題日益突出。對司機而言,工作時間延長但收入卻未能相應增加;對平臺而言,重資產的運營模式使得扭轉不利局面的難度加大。在當前的就業環境下,網約車市場的供給出清變得更加困難。
不僅如此,聚合平臺的出現進一步削弱了網約車公司的議價能力和品牌粘性。這些平臺依靠流量優勢,使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公司的盈利空間被不斷壓縮。
曹操出行的上市前景也受到了同行業公司在資本市場表現不佳的影響。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在港交所的糟糕表現,無疑給曹操出行蒙上了一層陰影。嘀嗒出行自上市以來股價暴跌超過80%,每天成交額僅幾十萬,幾乎喪失了流動性;如祺出行的情況更為糟糕,股價跌幅超過70%,很多時候甚至連成交額都沒有。
更為嚴峻的是,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日益成熟,傳統網約車市場將面臨顛覆性的沖擊。車企巨頭如特斯拉、百度等可能直接入局出行市場,而個人消費者也可能讓私家車參與網約車運營,進一步增加市場供給。盡管曹操出行也在積極試點Robotaxi服務,并與吉利共同開發無人駕駛定制車,但面對即將到來的技術變革,傳統網約車平臺在技術、數據層面的競爭劣勢依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