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尾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風云變幻再次吸引了眾多目光。在眾多新興勢力的激烈競爭中,一家傳統車企悄然嶄露頭角,成為了市場的新焦點。
數據揭示,吉利汽車五月份的銷量突破了23.5萬輛大關,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6%,穩坐自主品牌銷量榜的第二位。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吉利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五月激增135%,達到了13.8萬輛,增速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之多。
與此同時,吉利銀河品牌也在六月二日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第100萬輛汽車正式交付。從2023年4月首款產品的下線,到如今百萬輛的里程碑,吉利銀河僅用了25個月的時間,創造了新能源品牌達成這一成就的最快紀錄。
吉利,這個曾經的燃油車市場霸主,如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它是否已經成功轉型,成為了新能源領域的“頂流”?
深入分析吉利的銷量數據,可以發現其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并駕齊驅的發展策略。在燃油車領域,“中國星”系列五月銷量達到了8.68萬輛,穩固了吉利的市場基礎。而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則是吉利最耀眼的亮點。
五月,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了13.8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35%,在月銷量超過五萬輛的自主車企中,增速位居首位,甚至超過了比亞迪同期的38.7%增長率。這一增速也明顯高于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平均增速。
在這場新能源的攻勢中,吉利銀河品牌無疑是“主力軍”。數據顯示,五月吉利銀河銷量突破了10萬輛大關,同比暴漲273%。其中,銀河星愿銷量達到了3.9萬輛,奪得了純電A級車市場的銷量冠軍;E5車型則連續十個月銷量破萬;五月底剛上市的星耀8,僅六天訂單就突破了萬輛。
在新能源高端市場,極氪和領克也表現出色。主打豪華和科技的極氪五月交付了1.89萬輛汽車,累計銷量逼近50萬輛;主打運動和個性的領克五月銷量達到了2.76萬輛,同比增長27%。
吉利早在2015年就開始布局新能源轉型,但一度進展緩慢。直到2024年,吉利才開始跟上市場的變革節奏:新能源銷量僅次于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接近50%;下半年開始實現盈利;極氪和銀河也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中站穩了腳跟。
吉利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新能源領域的突破,外界普遍認為其借鑒了比亞迪的成功經驗。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吉利推出了多款對標比亞迪的車型,如星愿、銀河E5等,取得了顯著的銷售增長。
然而,吉利也有自己的爆款方法論。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曾表示,銀河品牌的成功秘訣在于“貨真價實,薄利多銷”。以吉利星愿為例,這款車型對標的是比亞迪海鷗、海豚等熱門車型。五月,吉利星愿創下了3.9萬輛的歷史新高銷量,連續三個月銷量突破三萬,一舉奪得A0級小車市場的冠軍。
吉利星愿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在空間利用率、電池技術、懸掛系統、車機系統以及價格等多個方面,都精準地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提供了更好的體驗和性價比。
盡管吉利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仍面臨著諸多挑戰。隨著新能源汽車競爭進入“下半場”,吉利需要繼續追趕。如今,汽車行業的“終極戰場”已經轉移到了“AI定義汽車”的新賽道上。吉利需要從一個以硬件制造為核心的車企,轉變為一個以算法為主的AI公司。
為此,吉利在2025年三月召開了AI智能科技發布會,高調宣布要“成為AI造車第一車企”。然而,這一轉型的難度極高,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更需要車企在文化、組織架構和思維模式上進行徹底的調整。
吉利發布的“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展示了其在AI造車領域的雄心壯志。然而,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將這一愿景轉化為現實。吉利需要在產品經理、算法專家等方面賦予更大的話語權,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實現真正的協同作戰。
吉利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仍是一大短板。五月,吉利汽車海外銷量同比下滑20%,與奇瑞和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隨著中國汽車出口的穩步增長,吉利需要加大在海外市場的布局和投入。
同時,吉利也在推動“一個吉利”戰略,通過合并極氪來提升競爭力。然而,這一整合過程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吉利和極氪在員工激勵機制等方面存在差異,需要在整合過程中進行妥善處理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