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行業的內部調整動態再次引發關注。據知情人士透露,一汽-大眾正醞釀一場涉及市場、服務及用戶運營等領域的組織架構大變革。這一系列調整預計即刻生效,標志著該公司在業務運營模式上的重大轉變。
據悉,此次變革的核心聚焦于增強用戶服務和產品營銷兩大板塊的能力。具體而言,客戶體驗部門將迎來權限的拓展和人員規模的擴充,同時,市場與用戶運營的相關職能也將被整合進這一部門。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一汽-大眾還將進一步壯大其產品團隊。伴隨組織架構和人員配置的調整,相應的績效管理和考核機制也將迎來革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調整方案公布前夕,一汽-大眾已對其ID.運營中心進行了重新分拆與整合。其中,產品相關的職能被劃歸至產品部門,而銷售職能則回歸銷售部門。這一系列動作被視為一汽-大眾在新能源領域布局深化的又一重要舉措。
回顧過往,自2017年推出ID子品牌以來,一汽-大眾已相繼推出了ID.3、ID.4、ID.5、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ID.6、ID.7轎車以及ID. Buzz小型貨車等一系列電動車型。然而,有消息稱,大眾計劃從2026年起逐步淘汰“ID”這一前綴,這預示著該品牌在未來或將迎來更加全新的定位和戰略方向。
此次組織架構調整的背后,是一汽-大眾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深刻洞察的體現。通過整合市場、服務、客戶運營等分散職能,形成合力,一汽-大眾旨在為其即將推出的多款新能源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從單打獨斗到團隊協作,這一轉變無疑將為該品牌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