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汽車行業迎來了一項重要的安全技術標準變革,強制性國家標準《輕型汽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已完成初步制定,并公開征求各方意見。這一新標準將取代現有的推薦性國標GB/T 39901-2021,標志著中國汽車安全標準邁入新階段。
在中國汽車行業“安全至上”的發展理念推動下,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已成為安全技術的代名詞。隨著AEB系統強制裝配要求的逐步推進,相關產業鏈上下游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的前夜,輔助駕駛方案供應商也迎來了全新的競爭格局。佑駕創新(2431.HK),憑借其在全棧技術布局與規?;涞胤矫娴呢S富經驗,有望在政策推動下,依托其獨特的生態位優勢,搶占市場先機。
此次新國標的制定,意味著AEB系統將從過去的“可選項”轉變為“及格線”。與現行標準相比,新國標不僅性質由推薦性變為強制性,適用范圍也進一步擴大,明確要求M1類(轎車、SUV、MPV等乘用車)和N1類(輕型載貨汽車)必須裝備自動緊急制動系統。這一變化,將促使更多車型配備AEB系統,提升整體道路安全水平。
在全球范圍內,強制安裝AEB系統已成為趨勢。歐盟、美國、日本等地區均已通過立法手段,要求車輛必須裝配AEB系統。而在中國市場,盡管AEB系統裝配率逐年上升,但大多仍作為駕乘體驗升級的可選項,而非安全標準的及格線。據乘聯會數據,2025年初,中國乘用車AEB裝配率已達到56.5%,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裝配率更高達62.9%。然而,8萬元以下入門級車型的裝配率仍不足3%,呈現出“價格越高,配置越完善”的現狀。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在25萬及以上價位區間車型中,AEB系統幾乎已成為標配。然而,由于國內AEB系統尚未納入強制標準,市場上存在部分AEB產品性能與實際宣傳不符的情況。一些性能不佳的AEB系統,在高速行駛時可能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新國標的制定,將加速AEB系統的規模化部署,對具備AEB系統開發能力和成熟安全技術落地經驗的車企或供應商構成利好。
在新國標的高標準要求下,輔助駕駛方案供應商的技術研發能力、產品可靠性、成本控制能力以及規?;慨a落地能力將面臨嚴峻考驗。佑駕創新作為港股上市公司,具備軟硬一體能力,已逐步構建起L1-L4全維能力體系,高階技術與主動安全并進,有望在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
佑駕創新針對不同市場需求,打造了基于多傳感器感知與自研算法深度融合的iSafety與iPilot系列輔助駕駛解決方案。這兩套方案均滿足新國標及C-NCAP 2024五星級要求,其中iSafety剎停速度最高可達100km/h,iPilot更是高達130km/h,遠超新國標標準。新國標還要求AEB系統必須能夠識別并應對行人、自行車等弱勢交通參與者的橫穿情形,iPilot在此基礎上還能識別錐桶、紙箱等異形障礙物并采取有效避撞措施。
佑駕創新自研的AEB系統,在高速公路及低速行泊路況下均能有效應對復雜場景,如加塞變道、異形障礙物識別與“鬼探頭”等。該系統已經過大規模量產驗證,百萬公里AEB誤觸率達到行業領先水準,憑借高性價比與高品質贏得了眾多客戶的認可。
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全球汽車AEB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乘用車前裝搭載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與此同時,商用車市場潛力更為廣闊。歐盟等地已強制商用車裝配AEBS系統,而國內商用車市場也將在政策驅動下迎來爆發式增長。佑駕創新憑借前瞻戰略,早在2020年便占據了商用車ADAS市場的頭部地位,服務了東風集團、中國重汽等主流廠商。在乘用車領域,佑駕創新也實現了全價格帶覆蓋,并成功打入全球知名合資品牌、豪華品牌供應鏈。
佑駕創新通過自研前視一體機方案與規?;慨a,顯著降低了單位成本,為搶占經濟車型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公司自建產線與本土芯片定制開發,進一步強化了供應鏈的可控性,降低了“卡脖子”風險。在生態協同方面,佑駕創新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iCabin與AEB系統緊密配合,實現了疲勞監測、安全接管、健康監測等六大應用,進一步提升了駕乘體驗。
作為行業內唯一深耕商用車、乘用車和DMS三大領域,并同時具備全棧自研能力、工程化能力與豐富量產經驗的供應商,佑駕創新將在AEB系統掀起的安全技術落地浪潮中,最大化承接政策紅利,實現業績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