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近期發布的2024財年業績報告,如同一記重錘,敲響了這家日系汽車制造商的警鐘。報告顯示,日產汽車不僅銷量下滑,更是由盈轉虧,凈虧損高達6708.98億日元,與上一財年凈利潤4266.49億日元相比,堪稱斷崖式下跌。
面對這份令人失望的財報,日產汽車迅速行動,推出了名為Re:Nissan的“復蘇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降本、裁員、關廠等舉措,力求在2026財年實現營運利潤和現金流轉正。日產計劃在2024財年實際成本的基礎上,削減5000億日元的固定和變動成本,同時計劃在2027財年前裁員2萬人,并將現有工廠數量從17個削減至10個。
然而,這一系列緊縮措施的背后,是日產汽車對2025財年依然悲觀的預期。在財報中,日產對2025財年的凈營收給出了指引,但營業利潤、凈利潤等指標仍然空缺。新任CEO伊萬·埃斯皮諾薩坦言,實施復蘇計劃并不容易,這是一個“悲傷而痛苦的決定”。
銷量下滑,尤其是中國市場的不佳表現,是日產汽車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2024財年,日產在中國市場累計售出新車69.7萬輛,同比下降12.2%,產能利用率不到50%。面對新能源車型的激烈競爭,日產在中國市場的份額被不斷擠壓。
為了自救,日產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入,計劃在2027財年前推出9款新能源汽車。其中,東風日產N7的上市,為日產帶來了一絲曙光。這款起價11.99萬的新能源轎車,以其智能舒適配置和超大杯的性價比,贏得了市場的關注。上市18天大定過萬,顯示出消費者對這款車型的認可。
然而,N7的成功并不能掩蓋日產在新能源領域的整體困境。面對比亞迪、新勢力品牌以及科技巨頭跨界造車的沖擊,日產需要更多的爆款車型來支撐其新能源戰略。同時,關于N7與東風奕派007的“換殼”質疑,也讓日產在輿論場上陷入了被動。
盡管如此,N7的火爆銷售仍然為日產帶來了實實在在的銷量正反饋。這款車型的成功,不僅為日產在新能源市場樹立了一定的信心,也為其后續的新能源車型推廣奠定了基礎。然而,要想真正實現復蘇,日產還需要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在日系三巨頭中,日產的困境尤為突出。豐田和本田雖然也面臨挑戰,但憑借其強大的品牌勢能和市場份額,依然保持著盈利。而日產要想扭轉危局,不僅需要依靠一款或幾款爆款車型,更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其戰略和運營方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