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行業邁向電動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大眾汽車對于增程式混動技術的運用策略,正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據悉,大眾品牌CEO托馬斯·謝弗在公開場合表達了對增程式混動技術區域化部署的看法。
謝弗在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大眾汽車在歐洲市場并不需要增程式混動車型,因為現有的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車型已經能夠滿足歐洲消費者的需求。他強調,增程式混動技術主要是為中國市場開發的。
然而,這一立場似乎并非一成不變。早前在英國《Autocar》的報道中,謝弗曾在上海車展期間表示,增程式混動車型可能是消費者從燃油車向電動車過渡的理想選擇,并認為這種技術對于歐洲市場同樣具有潛力。
但最新消息顯示,謝弗的態度已有所轉變。他目前認為,大眾的首款增程式混動車型ID. Era可能不會在歐洲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并質疑歐洲是否真的需要這種車型。謝弗指出,增程式混動技術在中國已經得到普及,可能更適合美國市場,尤其是全尺寸車型,而歐洲市場則可以通過現有的PHEV車型來滿足需求。
盡管如此,謝弗并沒有完全排除在歐洲銷售增程式混動車型的可能性。他表示,如果存在明確的市場需求和可行的經濟理由,大眾仍然會考慮在全球范圍內銷售ID. Era、ID. Aura和ID. Evo等中國概念車的量產版。
同時,謝弗還強調,大眾目前的插電混動版本車型,如Golf、Passat、Tiguan和Tayron等,已經具備了較長的續航能力。他認為,用增程式混動技術替代現有的PHEV系統并不是最佳選擇,至少目前大眾不愿為此投入大量資金。
謝弗還提到,大眾正在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并根據不同市場的特點和需求來制定相應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他強調,大眾汽車的全球戰略是靈活的,會根據各個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
大眾汽車在新能源技術路線上的這種差異化布局,不僅體現了其全球戰略與區域深耕的商業智慧,也展示了其根據不同市場需求進行靈活調整的能力。這種因地制宜的技術策略,無疑將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提供更多啟示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