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公司正醞釀一場電動車命名策略的變革,計劃在2026年后逐步告別“ID”前綴的命名方式。這一消息近日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大眾品牌董事會成員Martin Sander在接受采訪時證實了這一變化,并透露ID. 2 all和ID. Every1這兩款概念車在未來量產時將不會沿用原名。
據悉,大眾此番調整命名體系,主要是為了解決當前命名方式過于繁瑣、容易引發市場混淆的問題。有分析人士指出,未來ID.2可能會借鑒Polo的命名方式,而ID.1則可能會采用Lupo、Fox或Up!等更具辨識度的名稱。這一變化不僅有助于提升大眾電動車的品牌認知度,也有助于消費者更加清晰地識別和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型。
面對中國電動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Sander坦言大眾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他提到,中國市場上電動車的價格戰尤為激烈,新車型往往以大幅折扣上市。然而,大眾并不打算以犧牲長期利益為代價來換取短期的市場份額增長。相反,大眾將專注于可持續增長,致力于在電動化轉型中保持領先地位。
為此,大眾計劃從2026年起在中國市場推出新一代專屬電動車,并逐步推進燃油車產品線的混合化。這一系列舉措旨在提升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同時滿足消費者對電動車的多樣化需求。隨著命名策略的變革和新一代電動車的推出,大眾有望在中國電動車市場掀起新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