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市場上,消費者的選擇往往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生改變。曾經,對于那些追求簡便與節能的消費者來說,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簡稱油混車)無疑是理想之選。無需外接充電,依靠自身的油電切換系統,便能實現市區內的電驅起步、紅綠燈處的能量回收以及高速路上的油電協同,這種“無感節能”的設計,讓許多習慣于傳統燃油車但又希望節省油耗的車主們眼前一亮。
回顧往昔,油混車的銷量一度攀升,其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一方面,油混車的省心特性深受消費者喜愛,無需額外學習或管理,直接駕駛即可享受節能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油混車的口碑堅實,如豐田雙擎、本田i-MMD系列等車型,幾乎成為了“耐造神車”的代名詞,高保值率與穩定性能讓其在網約車、出租車等高強度使用場景下大放異彩。
然而,時過境遷,油混車的市場地位正悄然發生變化。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混動汽車市場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簡稱插混車)的銷量占比已高達71%,而油混車的占比則銳減至13%。這一轉變,無疑令人深思。
那么,是什么導致了油混車從昔日的寵兒變成了今日的冷門呢?答案或許在于環境的變化。隨著充電設施的日益完善,如今全國充電設施已突破1281萬臺,公共充電樁更是遍布城區、商圈與加油站,充電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在此背景下,油混車“不能充電”的劣勢逐漸凸顯,從昔日的簡潔省心變成了今日的功能缺失與浪費金錢。
油混車在技術進步上的滯后也是導致其市場地位下滑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插混車不僅在節能性能上更上一層樓,更在智能化、舒適化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從高階智駕、座椅通風到激光雷達等配置,插混車幾乎將豪華感與科技感融為一體。而油混車則顯得老氣橫秋,內飾、車機界面與動力總成均顯得過時,連最基礎的配置都需要加價選配,這無疑讓消費者在選擇時產生了動搖。
然而,插混車也并非完美無缺。其最大的問題在于體驗的兩極分化。對于擁有便捷充電環境的消費者來說,插混車無疑是一個理想的選擇;但對于那些只能依靠公共樁或懶得充電的消費者來說,插混車則可能變得糟糕透頂。插混車的長期保值率也相對較低,掉價快、二手市場認知度低以及維修依賴廠家等問題,都讓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有所降低。
盡管如此,插混車依然以其獨特的優勢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對于那些追求節能、智能與舒適的消費者來說,插混車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但與此同時,消費者也應理性看待插混車的不足,根據自身需求做出明智的決策。